控制及其重要性

没有有效的控制,实际工作就有可能偏离计划和目标方向。

现代控制产生的原因

  • 组织环境的不确定性
  • 组织活动的复杂性
  • 管理失误的不可避免
  • 提升组织的效率和竞争力

控制系统的构成

image.png

控制的基本前提

控制要以计划为依据,有计划、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

控制类型

  • 按控制点不同——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
  • 按控制的性质——预防性控制、纠正性控制
  • 按照控制的信息来源——前馈控制、反馈控制
  • 按所采用的控制方式——集中控制、分层控制、分散控制

控制方式

  • 思维控制(理念控制)——明确和宣传灌输企业经营管理理念
  • 行为控制——目标导向、规章制度规范、工作表现鉴定
  • 资源控制——预算控制、时间控制、资产管理、质量检验
  • 信息控制——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系统、保密制度
  • 例外控制——报表分析、现场走访、预警制度、风险管理
  • 结果控制——绩效考核、结果审计、安全控制

运用: 对资金的控制

最常见的财务控制方法有预算控制、会计稽核、财务报表分析等。

两种不同的控制方式

传统的控制方法基于责任感的控制方法
依据详细的规章、程序和标准依靠价值观、团队和成员的自我控制能力
用可衡量的标准定义最低工作要求强调目标和结果,鼓励创新
运用正式的权力系统进行监督检查柔性权力、扁平结构、专家权力、人人参与
强调外部的激励方式:薪资、福利、地位外部激励与内部激励相结合
有限的、拘于形式的员工参与,如可申诉员工广泛参与各项活动,从确定目标到纠偏

推荐阅读:

控制的基本过程

image.png

控制的基本原则

  • 重点原则——应抓住活动过程中的关键和重点进行局部的和重点的控制
  • 客观及时准确原则——高效率的控制系统,要求能迅速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纠偏措施
  • 灵活性原则——制定多种应变方案和留有后备力量,并采用多种灵活的控制方式和方法
  • 经济性原则——进行成本与效果比较,只有当有利可图时才实施控制

总结:如何进行有效的控制

  • 建立良好的文化氛围
  • 实施目标管理
  • 健全控制机构和制度
  • 建立检查监督体系
  • 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

控制过程中的难点

1、确定控制标准 标准不清会导致效率低下、工作质量不符合要求和上下级挫折感

控制标准的确定

  • 控制标准
    • 工作标准(理想追求——多快好省)
      • 数量标准
      • 时间标准
      • 质量标准
      • 成本标准
    • 管理标准

标准的其他分类

  • 定量标准 & 定性标准
  • 优秀标准 & 合格标准

检验标准合理性的准则

  • 符合目标和理念导向。无论是工作标准还是管理际准,都应体现组织的理念、有助于目标的实现。
  • 清楚明确,保证员工能清楚开展工作。无论是工作标准还是管理标谁,都应做到清晰明确。标准不明确会使员工无所适从。
  • 客观合理,保证检查监督的客观性。在确定标谁时,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的描述应该准确无误,不会产生歧义。为了做到标谁的客观化,应尽可能量化,不能量化的要细化、形态化、行为化,使得标准可衡量、可操作。

2、衡量实际业绩

  • 检查:把实际工作情况与标准相比较,并根据实际业绩与控制标准间的差异,对实际工作做出评估。
  • 检查的重点:绩效与行为
  • 检查的主体:自查和他查
  • 检查的时间:定期或随机
  • 检查的频率:成本权衡

信息获取方法

  • 第一手资源:现场观察
    • 蹲点:实际,局部
    • 定期检查:实际,随机错误
    • 随机抽样检查:真实
  • 第二手资源
    • 书面汇报:精确,系统,怕假,报喜不报忧
    • 口头汇报:信息丰富,双向感情,费时,不系统
    • 电话与面谈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