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时期教育制度发展阶段:民初教育改革→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教育变化→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后的教育变化
- 主题:民主科学
民初(1912-1913)教育改革
1、制定民国教育方针
制定民国教育方针的原因:
- 民主制度建立;
- 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
- 蔡元培的主张:《关于教育方针的意见》
教育方针的内容:四育并举——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 道德教育——自由、平等、博爱
- 实利教育——为了使国家富起来
- 军国民教育——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提升国家军事力量
- 美感教育——美育代宗教,影响人的精神
民国教育方针的进步性:突破了“中体西用”的旧模式,体现了资产阶级关于人的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思想。
局限性:缺乏充分的理论准备和酝酿,不乏含混模糊之处。
2、教育行政机构改革
中央教育行政机构
3、制定新学制(“壬子·癸丑学制”)
中国近代最早的学制是壬寅癸卯学制(1902-1904)
“三级三类”学制系统与癸卯学制一致,年限有所变化。 三级:
- 小学
- 初等小学校(4 年)
- 高等小学校(3 年)
- 中学(4 年)
- 大学:设置预科
师范教育分两级
- 师范学校
- 高等师范学校
壬子·癸丑学制的优点和局限性 优点:
- 缩短了学制期限;
- 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特色;
- 实业教育得到加强;
- 科学教育的科目和内容更加全面和系统化;
- 改进教学方法。
局限性:
- 从形式上看,其创新性不大;
- 中学校的修业年限太短;
- 预科的设立分散了大学的力量;
- 缺乏弹性,限制了各级各类教育的灵活发展。
新文化运动中的教育改革
新文化运动的起点:1915 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
文化变革阶段:
- 洋务时期:器物的变化,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尤其是军事技术;
- 从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制度的变革;
- 新文化运动时期:将改革的焦点转向中国传统的思想和文化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 ’ 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迅《狂人日记》
一面讲礼教,一面尊孔子,一面吃人肉。…… 孔二先生的礼教讲到极端,就非杀人吃人不成功…… ——吴虞 《吃人与礼教》
李大钊:孔学支配了中国思想界二千余年,是因为孔学适应了中国二千余年未曾变动的农业经济组织,而“随着社会的需要,因时因地而有变动,一代圣贤的经训格言,断断不是万世不变的法则”。《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
陈独秀:儒家的三纲学说,是封建教育的核心,其道德是“奴隶道德”,其培养目标、教育方式与正在发展的资本主义极不适应,必须实施包含科学、崇尚自然、注重启发、发展个性的新教育,来取代尊孔读经、脱离实际、抑制思想、残害身体的封建旧教育。
具体改革措施:
1、国语运动
- 代表人物:黎锦熙、王照、吴稚晖、蔡元培等
- 最终目的:从推行国语入手普及教育
- 国语推广历程:
- 1913 年教育部“读音统一会”,确定了以北京语音为基础的约 6500 个汉字的读音,即“老国音”;
- 1918 年教育部式公布注音字母;
- 1919 年北洋政府成立“国语统一筹备会”负责国语统一的事务,对难以推行的老国音和注音字母进行重新修订,才得以推广。
注音字母是普及教育的最好的利器。——吴稚晖《草鞋与皮鞋》
2、白话文教学
- 1919 年前后,自话文取代文言文成为文学的正宗,小学教科书中也出现了自话文课文。蔡元培等创办的孔德学校自编国语教材。
- 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出版的教科书中也开始用一些白话文。
- 1920 年,教育部正式规定,到 1922 年止,停止使用一切文言文教科书。
- 白话文教学的意义:使语言文字更接近人民生活实际,有利于教育普及。
3、男女平等教育权的确立
- 壬子—癸丑学制规定初小可男女同学,高小以上分别设学,但高等教育阶段女子只能入师范;
- 1915 年颁布的《国民学校令》规定小学二年级可男女同学,三年级以上可同校不可同学;
- 1917 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三届会议向教育部提出《推广女子教育案》;
- 1920 年,北京大学首次招收女生,大学正式开女禁;
- 20 世纪 20 年代以后,部分中学开始男女合校甚至同班。
壬戌学制
1922 年,北洋政府正式颁布实施 五四运动后学习对象的转变:日本、德国→美国
壬戌学制出台背景:
-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孟禄来华讲学;
- 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的推动。
出台过程:自下而上——各省提出学制改革的方案→选择采用广东教育学会提出来的学制改革方案→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又进行讨论修改→修改后的学制改革方案提交到北洋政府教育部→中华民国大总统亲自签署颁布实施
学制系统:采用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标准,故又称“六三三学制”,与今日一致。
壬戌学制系统图(1922 年)1
七项标准:平民教育;个性教育;普及教育;生活教育;适应地方需要;顾及国民经济力;兼顾旧制。
四项附则:采用选科制;天才教育;特殊教育;补习教育(针对年长失学者)。
进步性
- 缩短小学年限,有利于初等教育的普及;
- 延长中学年限,同时将中学分为两段,有利于提高中等教育的水平,增加办学的灵活性;
- 取消大学预科,使大学不再负担普通基础教育任务;
- 实行选科制和学分制,兼顾学生升学和就业两种准备;
- 不仅适应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考虑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局限性:
- 有明显的实用主义烙印;
- 中学实行学分制,破坏了课程的系统性与科学性,文理分科又造成了重文轻理、比例失调现象;
- 降低了师范教育在学制上的地位,导致师范生与师范学校数量的下降;
- 由于社会条件的限制,以及师资、教材、设备之不足,加之缺乏严格的统一管理,影响了学制的实施效果。
三民主义教育
国民政府时代( 1927-1949 )教育改革的总趋势:加强对教育的控制
教育方针
(早期)“党化教育”方针
-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央教育行政大会决议提出南京国民政府所推行的教育方针是“党化教育”(“党化教育”的内涵:所谓党化教育就是在国民党指导下,把教育变成革命化和民众化。)
- 南京国民政府党化教育委员会拟定《党化教育大纲》,对党化教育的实施提出具体意见。
三民主义教育宗旨(1929-1949):
- 中华民国之教育,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主生命为目的;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
- 民族:新生活运动
- 民权:普及教育运动
- 民生: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教育行政制度改革:
- 大学院制(1927-1929):大学院(中央,独立于行政院)——大学区(地方)
- 教育部制(1929 年以后):教育部——教育厅——教育局,“管教养卫”合一制:在与中央苏区交界处实施
教育管理制度:
- 督导制度:三级督导体系(视察和指导并重)
- 毕业会考制:对中小学毕业生实行。
乡村教育运动
乡村教育运动展开的原因: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一味去学习美国,忽略中国国情的改革运动,注定是要失败的。
影响较大的几次活动:
- 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农村改进实验区:黄炎培,江苏昆山徐公桥
- 以解决学龄儿童的入学问题为突破口;
- 推行成人识字扫盲教育、青年训练;
- 将卫生教育、健康教育作为教育的重点。
-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实验
- 陶行知,中国近代教育家,曾留学于美国,回国之后先是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后到北京主持中华教育改进社的教育活动。
- 晓庄乡村师范学校(南京)
- 山海工学团(上海):
- 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
- 六大训练:军训练、生产训练、科学训练、识字训练、民权训练和生活训练。
- 陶行知,中国近代教育家,曾留学于美国,回国之后先是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后到北京主持中华教育改进社的教育活动。
-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定县试验区,晏阳初
- 晏阳初,乡村教育运动的先驱者,早在 20 年代初,在北京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
- 四大教育:文艺教育(愚)、生计教育(贫)、公民教育(私)、卫生教育(弱)
- 三大方式:家庭式、学校式、社会式
- 1932 年,晏阳初拟定《县政改革方案》。
-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实验(山东)
- 理论基础:伦理本位的儒学思想——梁漱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在山东开展的乡村建设是吸取了中国传统的乡村自治思想,尤其是宋明时代的乡约制度。
-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
- 最主要的形式:通过传统的乡约和乡学,把农村的学校、教育、军事、经济、政治合为一体。
新民主主义教育
新民主主义教育:
- 苏区教育
- 抗日革命根据地教育
- 解放区教育
1、苏区教育 文教事业总方针:
- 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
- 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
文教政策的总任务:
- 义务教育——厉行全面的义务教育。
- 社会教育——发展广泛的社会教育,努力扫除文盲。
- 干部教育——创造大批领导斗争的高级干部。
苏区教育体系:
- 干部教育;
- 红军学校( 1931-1933 ,校长是叶剑英)
- 苏维埃大学( 1933 年,毛泽东、瞿秋白先后任校长,同年与红军学校合并,成立红军大学);
- 技术学校(如中央农业学校、红色医务学校等);
- 文化艺术学校(如高尔基戏剧学校等)。
- 社会教育;
- 扫盲教育的主要形式:成人夜校、识字班组、冬学、民众学校等。
- 普通教育。
- 苏区小学:1934 年统称列宁小学,分公办与民办两种,学制五年,三二分段。
2、抗日革命根据地教育 抗日革命根据地文教政策:
- 抗战教育纲领;
- 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
- 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教育是
- 民族的——反对西方文化的殖民统治(反帝)
- 科学的——反对封建迷信(反封)
- 大众的——不是少部分贵族才享有而是广大的老百姓都能够接受的教育。
- 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教育是
抗日革命根据地教育体系:重点是在干部教育
-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
- 校长:林彪、徐向前先后任校长;
- 教育方针: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 教育目标:培养八路军和新四军的骨干力量;
- 校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 课程体系:政治课、文化课和军事技术课;
- 教学原则:少而精、理论与实际并重、军事与政治并重;
- 效果:先后培养了 20 多名军政干部。
- 陕北公学
- 培养目标:培养行政干部、民运干部和文化工作干部;
- 课程: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含社会科学概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民众工作、游击战与军事常识、时事讲演等。
- 演变:1939 年并入华北联合大学→1941 年与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干校合并为延安大学。
- 鲁迅艺术学校
- 1938 年成立,由副院长沙科夫兼教务长,主持院务→1939 年并入华北联合大学→1943 年又并入延安大学。
- 培养目标:训练适合抗战需要的艺术干部,团结与培养新时代的艺术人才,成为实现中共文艺政策的堡垒与核心。
3、解放区教育
- 老解放区::教育的现状加以改革,充实新内容,加强社教活动
- 新解放区:争取原有教育干部,利用原有教育组织,逐渐加以改造。
解放区方针:
- 接管旧学校,采取“先维持,后改良”政策;
- 工作重心转移,使学校教育正规化。
干部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调整:
- 办抗大式训练班;
- 如东北军政大学、辽东人民军政学校、华北人民革命大学等。
- 解放区原有大学进一步正规化;
- 如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合并成为华北大学,校长由吴玉章来担任,后来就改组成中国人民大学。
- 创办新大学 如哈尔滨工业大学、沈阳工学院等。
中小学教育正规化改造
- 制定了适应不同地区特点的中小学教育学制;
- 如东北解放区的学制为:小学 6 年,为“四二制”中学 6 年,为“三三制”
- 加强文化课的学习,包括政治思想教育内容;
- 为建国初期对全国教育的改造和建设积累了重要经验。
蔡元培教育思想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原籍浙江诸暨。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
生平与教育活动
- 清末,进士出身
- 担任上海南洋公学教习
- 组织了中国最早的教育团体中国教育会
- 以教育会的名义创办爱国学社、爱国女校
- 民国时期,担任中国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
- 北洋军阀时期,辞去教育总长一职到法国留学,在留学期间组织了中法教育会
- 1916 年底 -1927 年,回国担任北京大学校长
- 1927 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到南京任职
- 国民政府时期
- 进行教育行政的改革,组建大学院,成立了最早的研究院。
一、“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哲学思想基础:康德哲学,现象世界 vs 实体世界(现实世界 vs 精神世界) 教育两大类别:
- 隶属于政治
- 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隶属于现象世界
- 超轶政治
- 美感教育→隶属于现象世界现象世界到实体世界过渡的桥梁
- 世界观教育→隶属于实体世界
对“五育并举”的评价:
- “五育并举”的教育是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
- “五育并举”的教育是对中国长期以来传统教育以及清末教育宗旨的否定,是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大进步;
- “五育并举”的教育符合人全面发展的教育规律和理想。
二、大学教育思想
蔡元培的大学宗旨:蔡元培就职北大校长时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在对北大进行改革时采取的措施
- 整顿校风,改变学生观念、校正求学动机
- 大学办学理念:思想自由(对待学术),兼容并包(对待教师)
- 整顿教师队伍,广招人才
- 马克思主义:陈独秀、李大钊
- 实用主义:胡适
- 复古主义:黄侃、刘师培、辜鸿铭、陈汉章
- 整顿教师队伍,广招人才
- 改革管理体制:教授治校,民主管理
- 改革教学体制:提倡选科制(文理应该兼通)与学分制(总学分中选修课和必修课要各占 50%),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 改革高校办学体制论学与术:学为基本,术为支干
治学者可谓之大学,治术者可谓之“高等专门学校”。
三、教育独立的思想
教育独立思想最早的现实意义:
- 反对帝国主义
- 反对西方教会教育
- 反对北洋政府的腐败
《教育独立议》
教育独立的原因:
- 教育是发展人的能力,完成其人格,不是将他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别种目的的人去应用;
- 教育的成效不是一时能达到的,而政党不能常握政权;
- 教育是进步的,凡有学术,总是后胜于前,而教会是保守的。
教育独立的内涵:
- 经费独立;
- 教育行政独立;
- 教育思想独立,要执行一定的方针;
- 教育内容独立,能自山编辑、自山出版、自山采用教科书;
- 以传教为主的人,不得参与教育事业。
对教育独立思想的评价:
- 充分体现了民主的思想,希望教育摆脱宗教和行政的束缚,具备长期性持久性稳定性。
- 过于理想化,缺乏现实依据、可操作性。
陶行知教育思想
陶行知生平:
- 从小接受的是西方的教会教育。
- 大学:金陵大学
- 留学:美国伊利诺大学,哥伦比亚大学
- 任职:南京高师、东南大学
生活教育理论
1、生活即教育——本体论
生活即教育的内涵:
- 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教育;
- 生活教育自有人类生活即已产生,且随着人类生活变化而变化;
- 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必须与生活相联系,通过生活来进行;
- 生活有好坏、进步落后之分,故教育也有好坏、进步落后之别。
生活即教育的理论依据:
- 当时中国传统教育是脱离生活的教育;
- 杜威的思想。
2、社会即学校——领域论
- 整个社会都是生活的场所,故社会即教育之场所。他主张拆除传统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以青天为顶,以大地为底,人人都是先生,人人都是学生。
- 传统的学校教育将大部分人民排除在学校之外,是“小众教育”,无法普及教育,如果将社会视作学校,就能使所有人都接受到教育。
- 社会即生活理论:与杜威“学校即社会”论一脉相承,均强调充分发挥教育的社会功能。
3、教学做合一——教学论
教学做合一的内涵:
- 教学做是生活之三方面,也是教育的三方面,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
- 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
- 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
- 教与学均以做为中心。
- 在做上教的便是先生,在做上学的便是学生。
做的涵义:在劳力上劳心。单纯的劳力,是蛮干,不是做;单纯的劳心,是空想,也不是做。
对生活教育理论的评价:
- 进步性:生活教育理论是一种新的进步的教育理论,批判旧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重新解释社会与学校的关系,主张变革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 局限性:从理论体系上说,并不完备,容易混淆生活与教育、社会与学校之间的区别,影响对教育与学校的独特功能的理解。
普及教育思想
对普及教育的理解:
- 整个民族现代化——不仅是指学龄儿童及失学成人之普遍入学。
- 整个生活现代化——不仅指普遍识字或文盲之普遍消除。
- 整个寿命现代化——不仅是有限几年的义务教育。要活到老、做到老、学到老。
普及教育的组织形式:工学团
- 一个小工场,一个小学校,一个小社会;
- 实行六大训练:军事、生产、科学、识字、运用民权、节制生育。
普及教育的教育方法:推行小先生制
- 小先生制的内涵:发动所有小学生来充当教师。
- 小先生制的优点:
- 有利于女子教育的普及;
- 能使成人得到一种少年精神;
- 不花钱便能接受教育;
- 有利于学校与社会的沟通,白天学习,晚上教人。
创造教育思想
创造教育的内涵:
- 培养学生自动、自学、自得的“治学”能力;
-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的思维能力或认知能力;
- 培养学生手脑并用、能言能行、掌握各种工具的技能和处事的能力:
创造教育的方法:
- 实施“手脑并用”的教育;
- 创造的环境与环境的创造;
- 创造的儿童教育(六大解放:头脑、眼睛、双手、嘴巴、空间与时间)。
- 头脑:把僵化的思想去除
- 眼睛:自己去观察
- 双手:自己动手去做
- 嘴巴:让孩子“胡说”、“乱说”
- 空间与时间:让孩子到大自然当中去,要给他充足的时间去活动
师范教育思想
师范教育的作用:师范教育可以兴邦,也可以促国之亡。
有生活力的国民,是要靠着有生活力的教师培养的;有生活力的教师,又是要靠着有生活力的师范学校训练的。
对于传统师范教育的批判:
- 没有培养出教育界所需要的人才,除教室外,还需培养教育工作者,教育行政人员;
- 忽视乡村师范教育;
- 师范教育的观念、师范教育的思想存在着致命的弱点。
对传统师范教育批判的结论:这种师范教育倘不根本改造,直接可以造成不死不活的教师,间接可以造成不死不活的国民。
建立新师范教育体系:
- 主张建立一种广义的师范教育;
- 主张创办乡村师范学校;
- 主张创办女子师范学校。
对教师的要求:
- 共学、共事、共修养;
- 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长进;
- 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 教师心中要有“理想的社会”,并知道如何用教育的力量去达到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