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孔子教育思想

一、教育对象

有教无类——不分种类地实施教育

  • 不分贵贱、贫富、等级——播学于贫民
  • 不分种族和地域——播学于四夷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

对于“有教无类”的评价

  • “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打破了贵族垄断、学在官府的格局,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了文化学术的进一步下移,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有教无类”只是相对于贵族而言的,在孔子时代,不可能达到“普及教育”的程度,因此,对孔子的“有以无类 ” 亦不宜过分拔高,须作客观公正的评价。

二、孔子论教育的作用

1、社会本体论(社会功能):孔子论述了教育和政治、经济、人口、行政、法律之间的关系,突出教育的地位。

教育与政治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为政》

教育与人口、经济:庶富教

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教之。”——《子路》

教育与经济、军事:足食、足兵,民信之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颜渊》

教育与行政、法律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

2、个人本体论(个体功能):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

习:①接受教育;②习惯养成;③实践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

三、孔子论教育目标——士、君子

“士”的本义:士,处于贵族和平民之间的一个阶层(既是一个平民的等级——士农工商;又是一个贵族的阶层——公卿大夫士)。

孔子关于“士”的定义:①养成道德的自觉心;②养成从政的能力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子路》

君子

“君子”的本义:春秋时期:君子=老爷贵族;孔子借“君子”一词表示理想人格。

君子的条件:

  • 第一个层次: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人格要求
  • 第二个层次:君子不器——具备综合素质
  • 第三个层次: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君子之道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尤病诸。”——《宪问》

子曰:君子不器。——《为政》

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者不忧,者不惑,者不惧。——《宪问》

知:知识、能力、智慧

四、孔子论教育内容——新六艺(六经)

  • 《诗》——文学类
  • 《书》——政治类
  • 《礼》——伦理道德类
  • 《易》——哲学类
  • 《乐》——综合艺术类
  • 《春秋》——历史类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史记·孔子世家》

诗歌的功能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兴:比兴,学会比喻、写作的方式 观:学会了解社会的现实 群:养成合群性、社会性,学会社会交往,人际交往 怨:讽刺,培养批评、批判的能力

不学诗,无以言。 ——《季氏》

《诗》侧重文学类课程 《书》侧重政治类课程

《易》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故《书》之所起远矣,至孔子纂焉,上断于尧,下讫于秦,凡百篇,而为之序,言其作意。——《汉书·六艺略》

不学礼,无以立。——《季氏》

《乐》:综合艺术的课程

孔子为《易》作传,被称为《十翼》

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编撰《春秋》的原则:微言大义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孟子·滕文公下》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皆为对《春秋》所作之注

孔子的课程观

  • 重人伦轻宗教
  • 重人文轻自然
  • 重“道”轻“

六经教育的意义

  • 突破了传统旧“六艺”局限,扩大了教育内容体系;
  • 儒家《六经》涉及先秦文化、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文学、教育等,其历史价值无可比拟;
  • 对中华民族民族性格的养成有深远影响。

五、孔子论教育教学原则

修养的原则——学生角度

1、立志乐道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孔颜乐处:安贫乐道

2、自省自克:

  • 自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自克:克,即克制、约束。时时刻刻约束自己的内心,约束自己的欲望。
    • 克己复礼曰仁。

3、改过迁善

  •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 小人之过也必文,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
    • 过而不改,是为过矣。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

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述而》

教学的原则——教师角度

4、启发诱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朱熹《四书集注》

愤:内心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却没有得到答案的状态 悱:不能够顺利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思想 不愤不启→愤而启 不悱不发→悱而发

孔子启发式教学的特点:

  1. 强调启发的时机
  2. 运用简单的原型启发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八佾》

5、因材施教

夫子教人,各因其材。——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能力不同: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

特长不同:

  •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 文学——宰予、子贡
  • 政事——冉有、季路
  • 口才——子游、子夏

个性不同: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先进》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谚。——《先进》

年龄不同: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即衰,戒之在得。——《季氏》

家庭出身与行为基础不同: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学而》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诸?”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 ——《为政》

六、孔子的教师观

1、教师对自身的要求: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不如言,则小子何述焉?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阳货》

2、教师的资格和条件

  • 三人行必有我师,学无常师
  •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学而不厌——专业成长是教师终身的事情。厌:满足
    • 诲人不倦——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的要求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无私无隐

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述而》

3、师生观:尊师爱生,宽严结合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述而》

对学生既要态度温和,又要保持一定的威严;对学生要严格要求,不能够过分;态度认真专注,让学生感觉到安定。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先进》

孔门的师徒之间是一种民主的和谐的关系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 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阳货》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含:

  • 教育对象——解决什么人能够接受教育的问题
  • 教育功能——解决为什么要接受教育的问题
  • 教育目标——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
  • 教学内容——课程体系,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 教育教学的方法原则——解决怎么教的问题
  • 教师理论——解决由谁来教的问题

2.2 孟子教育思想

孔门四圣——至圣孔子、亚圣孟子、述圣子思、宗圣曾子

孟子教育思想=对孔子思想的继承 + 对孔子思想的发展。

一、孟子论教育作用

1、社会功能——得民心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离娄上》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尽心上》

2、个体功能——求放心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告子上》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离娄下》

二、孟子论教育目的

1、社会目的——明人伦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滕文公上》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滕文公上》

2、人格理想——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上》

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尽心下》

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公孙丑下》

三、孟子论教育原则和方法

教育原则

1、持志养气

志一则动气,气一则动志。——《公孙丑上》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上》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公孙丑上》|

2、反求诸己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离娄下》

3、深造自得: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离娄下》

4、循序渐进

流水之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尽心上》

其进锐者,其退速。——《尽心上》

5、教亦多术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尽心上》

  • 潜移默化的教学
  • 根据不同的特长进行教育。财,通“才”,才能、能力
  • 间接的教学方法

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告子下》

2.3 荀子教育思想

“三为祭酒,最为老师”

一、荀子论教育作用

1、社会功能——明礼法

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穷矣。故无分者,人之大害也;有分者,天下之本利也。——《富国》

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劝学》

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成相》

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王制》

2、个体功能——化性起伪

化:改造,转化 性: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起:启发 伪:人为 + 后天形成

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之也。——《非相》

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性恶》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性恶》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性恶》

凡所贵尧、禹君子者,能化性,能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然则圣人之于礼义积伪也。——《性恶》

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彼学者,行之,曰士也;敦慕焉,君子也;知之,圣人也。上为圣人,下为士君子,孰禁我哉!——《儒效》

二、荀子的教学思想

1、重外铄,善假于物

孟子重思、荀子重学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2、教学认知的过程:闻见知行

  • 孟子:反求诸己,深造自得
  • 荀子:闻、见、知、行

闻见知行三阶段

闻见之所未至,则知不能类也。知通统类,如是则可谓大儒矣。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儒效》

闻见:通过闻见去获得感性的知识 知:系统的分类总结 行:理性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荀子将人分为四等:国宝、国器、国用、国妖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大略》

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大略》

3、教学原则和方法

原则一:虚壹而静,专心有恒

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解蔽》

虚心、专心、静心、恒心

原则二:解蔽救偏,兼陈中衡

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解蔽》

无欲、无恶,无始、无终,无近、无远,无博、无浅,无古、无今,兼陈事物而中悬衡焉。——《解蔽》

三、荀子论教师

1、教师的地位

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礼论》

类:种族

2、教师的作用

  • 教师是礼的化身

礼者,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修身》

  • 从个体的道德、发展角度看

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人无师法,则隆性矣;有师法,则隆积矣。——《儒效》

3、倡导尊师重教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大略》

快:放纵。

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倍畔之人,明君不内,朝士大夫遇诸途不与言。——《大略》

4、教师的条件(资格)

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致士》

陵:凌驾。 犯:违背,违反

2.4 《大学》中的教育思想

大学:大人之学、君子之学

三纲领: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明明德:使明德明 亲民:①亲近。统治者推行仁政。②新民。亲,通”新“,使民新。(朱熹)

八条目——大学教育的八个程序。内圣外王。

  • 层次一:格物、致知——为学入手、大学始教。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为大学入学奠定基础)
    • 朱熹:格物所穷之理,既是自然之理,又是道德伦理。因此,“格物”的基本精神就是人通过对外在的对象的考察,从而把握体现在事物中的义理;或者是通过践履外在的伦理规范而体认其真谛。
  • 层次二:诚意、正心、修身(偏重于个人道德修养)
    • 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之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 层次三:齐家、治国、平天下(偏重于社会的治理)
    • 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2.5 《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学记》的地位:中国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专著;中国历史上第一篇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论文

《学记》是中国教育学的雏形。——毛礼锐

一、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 教育的作用和目的:化民成俗,其必由学。(针对全天下的老百姓)
  • 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针对精英人才、统治人才)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

二、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

建立一个系统的学校教育体系(的理想)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理想的)学校管理制度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

隔年考核,考核标准:

知识方面道德方面
一年离经:断句辨志:志向
三年敬业:对待学习的态度乐群:合群性、交往能力
五年博习亲师
七年论学取友
九年知类通达: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强立而不反:不轻易改变自己所立的志向

三、教师论

1、教师作用

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

2、教师地位

当其为师,则弗臣也。

3、尊师重道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4、教师资格

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

博喻:能够启发诱导 教之所由兴、废:掌握教育教学成败的规律(才可以当老师)

四、教育教学原则

1、教学相长

  • 与现代的“教学相长”不同
    • 现代: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促进
    • 《学记》:教师的教和教师的学相互促进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

2、藏息相辅(把学习和游戏相结合)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足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3、豫时孙摩

  • 豫:预防性原则,禁于未发之谓豫
  • 时:适时施教当其可之谓时
  • 孙:循序渐进原则,不陵节而施之谓孙
  • 摩:相互观摩原则,相观而善之谓摩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

燕朋:不好的朋友 燕辟:不好的行为习惯

4、启发诱导(善喻)

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道,通“导”,引导。老师引导学生。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但是不要压抑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的思路。

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5、长善救失

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