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欧洲新教育运动

一、欧洲新教育运动的产生与发展

  • “新教育运动”也称“新学校运动”,指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教育改革运动;初期以建立不同于传统学校的新学校为特征;
  • 新教育运动始于 19 世纪 80 年代未的英国;
  • 初期的代表人物:雷迪、利茨、狄莫林等;
  • 20 世纪代表人物:爱伦·凯、德可乐利、罗素、怀特海等。

1、兴起阶段

  • 1889 年,英国雷迪创办阿博茨霍尔姆乡村寄宿学校;
  • 1898 年,利茨创办了德国第一所乡村寄宿学校;
  • 1898 年,狄莫林创办了法国的罗斯学校;
  • 1899 年,费利耶尔在日内瓦建立“国际新学校局”,推动了欧洲新教育的发展;
  • 1907 年,意大利的蒙台梭利创办了“儿童之家”。
  • 新学校特征:
    • 设在自然环境中;
    • 强调自然环境与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结合;
    • 民主和自由;
    • 局限:规模小,面向上层社会。

2、建立国际性组织阶段

  • 1921 年,在法国加来市成立“新教育联合会”,《新时期的教育》;
  • 1922 年提出了“七项原则”:
    1. 增进儿童内在的精神力量;
    2. 尊重儿童个性发展;
    3. 使儿童的天赋自由施展;
    4. 鼓励儿童自治;
    5. 培养儿童为社会服务的合作精神;
    6. 发展男女儿童教育间的协作;
    7. 要求儿童尊重他人与民族,保持个人尊严;
  • 召开多次大会,主题发生变化。

3、后期发展阶段:

  • 20 年代,社会、经济的动荡使新教育的目标发生变化;关注儿童→关注社会;
  • 30 年代,在欧亚非的一些国家建立了分会;
  • 1942 年通过《儿童宪章》,提出 5 项原则,强调任何性别、种族、国籍信仰和社会地位的儿童,都有最低限度的权利;
  • 60 年代以后,改名为“世界教育联合会”,标志着新教育运动作为一场运动的终结。

二、欧洲新教育运动中的学校实验

1、阿博茨霍尔姆学校(1889 年)

  • 创办人:英国人雷迪
  • 目的:造就人类一切能力的圆满发展。儿童要成一个完人,使他能成就一切生活的目的;
  • 特色:采用手工劳动的办法训练学生,以适应现代世界;教育与实际相结合。

2、罗斯新学校(1898 年)

  • 创办人:法国人狄摩林
  • 学校特色:“充满快乐的、自由的空气,工场的作业也不少”;
  • 主张:新学校必须重视实际知识与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自由活动中得到发展。

3、生活学校(1907 年)

  • 创办人:比利时人德可乐利
  • 学校环境:便于儿童和自然接触、便于充分自由地活动的自然环境;
  • 课程:以“兴趣中心”;打破分科,围绕个人和环境;
  • 教学形式:“单元教学”;
  • 教学方法:单元形式;三段:观察、联想、表达;
  • 活动:泥工、裁剪、油漆、绘画等,也包括书写、作文和讨论。

小结

  • 新教育运动提出了许多新思想和主张,促使西方教育反思;
  • 新学校的改革实验,为现代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模式和指导思想;
  • 改革的重点主要是精英教育而非大众教育;未能解决好教育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矛盾

2 美国进步教育运动

一、进步教育运动的产生与发展

  • 产生 19 世纪末;
  • 进步教育运动与“进步主义运动”;
  • 理论源自卢梭、裴斯泰洛齐和福禄培尔等人的教育思想,并深受进化论的影响;
  • 进步教育对美国传统教育的批判;
  • 进步教育与新教育的区别。

1、兴起阶段(19 世纪末至 1918 年)

  • 帕克 创“昆西教学法”;“进步教育之父”;
  • 1896 年,美国教育家杜威在芝加哥大学创办了一所实验学校;
  • 约翰逊的“有机教育学校”;
  • 帕克赫斯特的“道尔顿计划”;
  • 沃特的“葛雷计划”;

2、建立组织阶段(1919~1929 年)

  • 1919 年,协会创立,并提出七原则:
    1. 儿童有自然发展的自由;
    2. 兴趣是全部活动的动机;
    3. 教师是一个引导者,不是布置作业的监工;
    4. 开展有关儿童发展的科学研究;
    5. 对所有影响儿童身体发展的环境给予更大的注意;
    6. 适应儿童生活的需要,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
    7. 在教育运动中,进步学校是一个领导者。
  • 1924 年,创办《进步教育》杂志。

3、后期发展阶段(1930~1957 年)

  • 1929 年经济危机,进步教育:儿童中心→社会中心;
  • 30 年代,重心从初等教育转向中等教育;“八年研究”(1933~1940);
  • 30 年代以后进步教育分裂,“改造主义”出现;又受到新传统教育的批判;
  • 50 年代以后衰落;协会解散,杂志停办。
    • 衰落原因:
      1. 不能与美国经济的发展和强权政治的需要保持同步;
      2. 理论和实践本身也存在许多局限,过分强调儿童个人的自由,忽视社会和文化对个人发展的决定作用;
      3. 改造主义和各种保守主义的抨击,在很大程度上击中了进步教育的要害,加速了其衰落的进程。

二、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教育实验

1、帕克的昆西教学法

  • 强调“儿童中心”;
  • 重视学校的社会功能;
  • 主张学校课程与儿童的实践活动联系起来;
  • 强调培养儿童自我探索和创造的精神。

2、约翰逊的有机教育学校

  • 1907 年在亚拉巴马州的费尔霍普镇创办费尔霍普学校,称为“有机教育学校”;
  • 儿童身体和精神的发展应同步进行,教育要遵循和促进学生的自然发展;
  • 学校根据儿童的年龄分组为“生活班”,注重儿童的一般发展;课程以“活动”为主,代替一般学科课程;学校还重视培养儿童的社会意识。

3、沃特的葛雷制学校

  • 1907 年任印第安纳州葛雷市公立学校督学;
  • 设计一套从幼儿园到中学的学校制度,称为“葛雷”计划,也称“双校制”,“二部制”;
  • 学校课程分四部分:学术工作,科学、工艺和家政,团体活动,体育和游戏;
  • 注重效率,教学采用“二重编制”法;
  • 利用设备为成年人提供夜校专门课程。

4、帕克赫斯特的道尔顿制

  • 1920 年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实施的计划;
  • 一种个别教学制度;
  • 注重自由与合作;
  • 教学以“公约”学习代替课堂教学;
  • 教室改作业室;
  • 教师用“表格法”了解学生学习进度。

5、华虚朋的文纳特卡计划

  • 强调每个孩子都有独立人格,有全面发展的权利;
  • 集体教学应让位于促进个体发展的教学;
  • 个别学习和小组学习的结合;
  • 个性发展与社会意识培养的结合;
  • 课程分两个部分:共同知识或技能和创造性的、社会性的作业,学科课程与合作学习结合。

6、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

  • 1918 年发表《设计教学法》;
  • 教育上反对主智主义,强调发展学生完整人格;
  • 认为有机体是通过行动来学习的,注重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 教学上反对分科教学;
  • 主张设计教学:生产者的设计;消费者的设计,问题的设计;练习的设计。

3 欧美教育科学化运动

一、儿童研究运动

  • 产生于 19 世纪 80 年代 -20 世纪初期;
  • 三个标志:
    • 德国威廉.普来叶的《儿童心理学》;
    • 英国詹姆斯.萨立关于儿童想象和儿童语言的论文;
    • 美国霍尔的《儿童心理的内容》、《儿童研究》。

1、产生原因

  • 受工业化生产影响,关注成人早期发展问题;
  • 受进化论思想的影响,重视对个体形成和发展的研究,研究人的早期生活行为;
  • 儿童的培养环境还有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2、儿童研究的主要问题:

  • 儿童的健康和身体;
  • 儿童情感、态度和兴趣;
  • 儿童智力问题。

3、儿童研究方法:调查或观察;

4、儿童研究的成果:

  • 提出了新的儿童观;
  • 论著和杂志;
  • 创建儿童研究协会;
  • 形成了“儿童学”理论。

5、儿童研究的意义:

  • 儿童问题成为 20 世纪早期普遍关注的问题;
  • 心理学研究向发展心理学转变;
  • 最大的变化是有关儿童观的转变;
  • 儿童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 儿童是一个复杂、多方面的人。

二、学校调查运动

1、产生原因:

  • 19 世纪后期出现的社会福利运动;
  •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
  • 工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有效管理、消除浪费等思想的影响;
  • 德国和美国影响比较大。

2、美国学校调查运动

  • 1901 年爱达荷州出现;“克里夫兰学校调查”;
  • 调查发现:
    1. 教育方面缺乏内行的领导和监督;
    2. 学校和教师受保守主义和形式主义影响较大;
    3. 学校重“三基”教学,但对历史、公民和自然等学科注重不够;
    4. 外来移民教育没有提供较好的措施;
    5. 相当多的学生学习跟不上和中途退学。

三、教育科学研究运动

1、科学研究方法与教育科学研究

  • 对科学方法进行研究有较大影响的是英国的数学家和生物学家卡尔·毕尔生;
  • 观点:
    • 科学研究能够而且应包括一切知识领域;
    • 分科目的学习科学适合现代社会公民的训练;
    • 科学研究主要指科学方法研究。

2、教育科学研究运动的代表人物

  • 美国的桑代克、瑞士的克拉帕海德;
  • 桑代克
    • 通过对教育资料进行定量研究,设计了教育领域内广泛多样的实验,创立了评定基础学科成绩的方法;
  • 克拉帕海德
    • 研究儿童并把儿童当作正在发展和生长的个体加以研究,“适体学校”;要运用实验方法来研究儿童。
  • 梅伊曼和拉伊的实验教育学
    • 梅伊曼
      • 首次提出“实验教育学”;
      • 批判传统教育学缺乏实验论证;
    • 拉伊
      • 教育实验应与心理实验分开;
      • 重视教育者在实验研究中的作用;
      • 教育者参与心理学、医学和人类学等多方面的共同研究。

3、教育研究运动的基本问题

  • 有效教学问题;精神疲劳,学习负担;
  • 智力测验问题;比奈、斯坦福-比奈量表;
  • 学习迁移问题;学校的封闭与开放;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数学;
  • 道德教育问题;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儿童自己作出决定,并把作决定所依据的基础教给儿童。

4、教育科学研究运动的成就

  • 为分类、迁移和教学方法的推广提供了有用的经验性的答案;
  • 推动了新教育的发展,使主张活动的思想和实践得到了论证的加强;
  • 形成一种观念,教育研究是建立在依据一定经验和实验的基础上的;
  • 推动了教育研究定量化、科学化的发展。

4 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蒙台梭利简介:

“儿童智力的缺陷主要是教育问题,而不是医学问题。”

一、儿童发展理论

  • 儿童有独特的生理和心理胚胎期;
  • 儿童发展有吸收力;有敏感期;
  • 儿童发展有阶段性:
    • 第一阶段,0-6 岁;个性形成期;
    • 第二阶段,6-12 岁;有意识地学习;
    • 第三阶段,12-18 岁青春期,身心改变,有荣誉感,根据兴趣探索事物。

二、自由教育思想

“促进生命,让它自由的发展,这是教育家的首要任务。”

  • 观点:
    • 自由活动是自由教育的精髓和根本;
    • 自由教育与纪律教育;
    • 自由教育是自我教育;
    • 自由教育要引导孩子独立。

三、“儿童之家”的教育思想

应当设置一个适合儿童发展的环境,这个环境就是“儿童之家”;

1、感官教育

  • 通过感官教育可以对某些因感官存在缺陷而影响心智发展的儿童进行及时补救;
  • 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及触觉的训练,其中以触觉练习为主。

2、初步的知识教育

  • 阅读、书写和计算;

3、实际生活的训练

  • 日常生活技能的练习;
  • 园艺活动;
  • 手工作业;
  • 体操;
  • 节奏动作。

《童年的秘密》

5 爱伦·凯、德可乐利、罗素的教育思想

一、爱伦·凯的教育思想

  • 爱伦·凯,瑞典作家、妇女运动活动家和新教育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 著作 《儿童的世纪》
  • 认为“20 世纪是儿童的世纪”。
  • 主要思想
    • 新的教育应当减少外来的干预,使儿童的身心得到自然发展;
    • 重视对儿童独立人格的培养;
    • 强调儿童应养成服从习惯;
    • 重视家庭教育;
    • 竭力倡导自由教育,保护儿童权利,主张建立以儿童为中心的理想学校。

二、德可乐利的教育思想

  • 德可乐利,比利时教育家、心理学家、医生,欧洲新教育的代表人物;
  • 1901 年在布鲁塞尔创办特殊儿童学校,研究低能儿童的心理和教育问题;
  • 1907 年,德可乐利在布鲁塞尔市郊创办“生活学校”。
  • 主要思想
    • 重视儿童的本能与兴趣;
    • 重视环境的作用;
    • 儿童的认知具有整体化特点,不能割裂儿童的学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 “德可乐利教学法”——将班级分为能力小组;实行主动的、个别化的、适合儿童需要和兴趣的课程。

三、罗素的教育思想

  • 罗素,英国哲学家、数学家和教育家;
  • 1927-1934 年开办皮肯希尔学校;
  • 学校强调“自由教育”、“爱的教育”,以及发展个人主义;
  • 教育著作有 《教育与美好生活》、《教育与社会秩序》。

现代教育的内容:

  • 教育制度的民主化;每个孩子都应当接受教育;反对教育的整齐划一;
  • 教育内容的实用化;重视数学和自然科学;
  • 教育方法心理化;反对强迫和性恶、性善论;
  • 关注幼儿期;
  • 关于教育目的:四种品性——活力、勇气、敏感和理智。

本章总结

  • 欧美教育革新运动以改变旧教育为主要任务,在新学校和新教学制度的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 教育科学化运动通过儿童研究、学校调查,以及教育研究等,开始了教育现代化的步伐;
  • 欧洲新教育思想在儿童发展和儿童教育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推动了人们对教育问题的重新认识。

思考题

  • 比较欧洲新教育和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影响;
  • 评价儿童研究运动的内容及贡献;
  • 简述蒙台梭利关于儿童感官教育的基本观点;
  • 评析罗素关于现代教育内容的基本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