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教育叙事研究?

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与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做什么,它只是以讲故事的形式让读者从中体会教育是什么和教育应该做什么。

二、教育叙事研究有哪几种方式?

教育叙事的方式有两种:

  • 一种是教师自身同时充当叙说者和记述者,而当叙述的内容属于自己的教育实践或解决某些教育问题的过程时,教师的叙事研究就成为教师的叙事行动研究。这种方式主要由教师自己实施,也可以在教育研究者指导下进行。它追求以叙事的方式反思并改进教师的日常生活。
  • 另一种教师只是叙说者,由教育研究者记述。这种方式主要是研究者以教师为观察和访谈的对象,包括以教师的想法或所提供的文本等为解释的对象。

案例一:高高地举起你的左手 在一次公开课时我发现有一位平时从不举手的学生 M 举手了,我有些奇怪,但还是让他起来发言。但 M 站起来后一脸的羞愧和慌张,根本不知道问题的答案。我让他坐下,没有批评这位学生,心里有些纳闷:这位学生为什么这次举手了呢?举手为什么不知道答案呢?学生站起来之后的羞愧和慌张是否对这位学生的心理造成了伤害呢? 下课后我把 M 叫到办公室。我安慰学生说,今天你举手了,这很好,这说明你在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你能不能告诉老师,你当时究竟是怎么考虑那个问题的呢?没想到 M 说:“其实我根本不知道答案。我不希望被同学看不起,所以我举手了,希望能够侥幸地蒙混过去。可是老师偏点我回答。”我当时听了很感动,犹豫了一阵子,我对那位学生说:这样吧,我们做一个约定,以后每次上课你都积极举手,如果不知道答案,你就举你的右手;如果知道答案,你就举起左手。你一旦举左手,我就点你起来回答问题。 有一段时间我做过统计, M 举左手的次数为 25 次 ,举右手的次数为 10 次。但自从我找他谈话,把我统计的他举左右手的次数告诉他之后,他举右手的次数越来越少。 M 在日记中写到:“后来考上大学后老师来送我,他只对我说了一句话:别让自卑打倒你的自信,换只手高举你的自信。我终于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他让我举右手并且少举右手只是为了让我超越自己,换只手高举自己的自信,赢自己一把啊!在人生的道路上免不了遇到对手和困难,但如果不能举左手,那么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举起自己的右手’……”

三、教师叙事研究的意义

“叙事研究”也许是教师成长非常重要的途径。

  1. 叙事研究大大拓宽了研究领域;
  2. 重新界定了教师在教育研究中的角色,他不再是纯粹的待研究的对象,教师本身就是研究者,所以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关系被重新定位;
  3. 它为我们的有效教学提供了基本素材,再深入一点讲,它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基本策略。

四、教育界对教育叙事研究的评价

教育叙事研究“让我们有机会能够听到中国数以亿计的平凡人物的声音,尤其是学生、家长以及普通教师的声音,让我们透过他们的眼光来观察这个世界。”这“不仅可以为目前讨论中国教育的常规方式开辟另一条意义丰富的言说道路,而且能够使中国教育政策的制定与落实过程变得更加完善。”可见,叙事研究是中国教育研究中值得提倡的一种研究取向。莎士比亚告诉我们“世界就是一个舞台”。在教育这个舞台上发生着许许多多平凡的和不平凡的故事,这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发生、出现、遭遇、处理过的各种事件,不是瞬间即逝、无足轻重、淡无痕迹的,它会长久地影响学生和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生活。从这些事件中,我们能够学到很多东西,得到很多。

六、教育叙事研究的操作过程

(与质的研究方法同)

  • 明确研究的问题
  • 选择研究对象
  • 进入研究现场
  • 搜集相关资料
  • 整理分析资料
  • 撰写研究报告

七、对教育叙事研究的反思

  • 首先,认清叙事研究的局限性(是“故事”而非“事实”)有利于我们在研究中根据研究的目的和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
  • 其次,从历史的眼光动态地看教育研究的发展,叙事研究为教育研究的多样化注入了活力,而其自身也在随之不断完善与发展。
  • 第三、叙事研究更重要的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方法论,即在开放和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下,要深入认识事物及其所表达的意义,决不能忽视其产生的特殊环境
  • 第四、叙事研究的开放性说明了无论采用哪种研究方法而得到的结论并不能证明其永久的有效性,而只是对他人的研究有所启示或成为继续研究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研究所追求的科学精神正是对事物的本质不断探索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说服他人的结果。

八、教育叙事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 善于处理所获得的信息
  • 事件要有典型性
  • 通过叙事研究提升理论

课件补充:

三、教育叙事研究的特点

  • 真实性
  • 情节性
  • 反思性
  • 及时性
  • 实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