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欧中世纪文化和教育

  • 中世纪时期的西欧的主流文化是基督教文化,要了解当时的教育发展,就需要进一步探讨基督教文化以及在教育上的反映。
  • 本节主要讲四个问题:西欧中世纪的社会状况和文化发展、西欧中世纪的基督教教育、世俗教育、以及中世纪大学。

一、西欧中世纪社会和文化

1、西欧中世纪社会

  • 西欧中世纪的划分和地理范围,主要包括古罗马帝国西部的一些行省和日耳曼人原来居住的许多地区;
  • 西欧中世纪社会早期的三个特点:粗野的原始状态;古代希腊和罗马社会的文明基础受到冲击;基督教文化成为精神财产。

2、西欧中世纪的文化

  • 基督教文化成为这一时期文化的主体;
  • 基督教文化的思想来源:宗教思想(犹太教)、哲学、东方的神学思想;
  • 基督教文化的四种学说
    • “原罪说”:《圣经·创世纪》中记载,由于亚当、夏娃经不住蛇的引诱,偷食禁果,犯了原罪。原罪使人类永久陷入“罪”与“恶”的深渊;
    • 同情的伦理观:上帝对于人类社会充满的苦难和罪恶,给予充分的同情,并派耶稣帮助人类解除苦难;
    • “末日说”和“救世主降临说”:世界的末日即将到来,救世主会来拯救人类,天国将要来临;
    • “救赎说”:由于人有原罪,灵魂离上帝就远了;人要改过自新,自身无能为力,必须依靠上帝的力量来拯救。

二、西欧中世纪的基督教教育

  • 在中世纪,基督教教会在意识形态上居于独尊的地位,垄断了中世纪的教育。
  • 几种教育形式:
    • 修道院学校
    • 主教学校
    • 堂区学校

1、修道院学校

  • 发展状况修道院学校最初只负责对那些终生从事神职的人进行教育,到 10 世纪,人数增多,学校分为两部分:内学和外学;
  • 教育目的培养学生具有服从、贞洁、安贫等品质;
  • 学习内容圣经、神学、“七艺”;
  • 教师修道士和神职人员;
  • 管理严酷体罚和惩罚。

2、主教学校

  • 设在主教的所在地;
  • 学校设备和条件比较好,学科内容比较完备;
  • 最早的大教堂学校:英格兰的坎特伯雷学校。

3、堂区学校

  • 设在牧师所在的村落;
  • 初步教育、规模小、设备简陋。

4、托马斯·阿奎那教育思想

  • 西欧中世纪著名的基督教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大学教师。
  • 教育目的论:发展人的通往上帝神性的理智;
  • 知识观:感性知识观、理性知识观和神性知识观;
  • 教学论:依靠学生的能力;运用符号作为手段,教学离不开语言、文字、图形和实物,知识即寓于这些符号之中;
  • 教育方法:正反论辩式、开放调和式、启发诱导式。

三、西欧中世纪的世俗教育

  • 西欧中世纪除了教会学校之外,也出现了适应中世纪社会和生活的世俗教育。主要包括三种形式:宫廷学校、骑士教育和城市教育。

1、宫廷学校 查理曼大帝与法兰克王国(481 - 843 年);阿尔琴对宫廷学校的改革;查里曼对教会学校的改进。

2、骑士教育

  • 教育目标:培养剽悍勇猛、虔敬上帝、忠君爱国、宠媚贵妇的武士;
  • 教育特点:无教育机构和专职教师;骑士生活和社交活动中进行;重视勇敢、忠心、服从、贞洁、慷慨等品德;
  • 教育阶段:
    • “双亲教育阶段”(出生 - 7、8 岁)宗教、道德、身体养护;
    • “礼仪教育阶段”(7、8 岁 - 14、15 岁)礼仪、知识、训练;
    • “侍从教育阶段”(14、15 岁 - 21 岁)“骑士七艺”,包括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等;
    • 21 岁参加仪式,授予骑士封号。

3、城市教育

  • 兴起原因市民阶级的壮大、行会组织建立;
  • 城市学校实际上是一系列学校的总称。其中包括:拉丁文法学校、读写学校、行会学校;
  • 特点
    • 世俗性:城市当局和行会组织负责管理;
    • 实用性:强调职业和技术培训;
    • 宗教教育地位下降;
    • 设备简陋、教学水平低。

四、神学革新与中世纪大学

1、“教皇革命”与神学革新

  • “教皇革命”主要是由教皇格列高利七世(1073 - 1085 年在位)和他以前及以后的其他教皇、其他教士共同发起的教会的变革。
  • 外在原因:
    • 人们对中世纪初欧洲社会危机的强烈反应;
    • 社会缺乏精神引导,重新异教化;
    • 日耳曼国家的皇帝们控制着罗马教廷。
  • 内在原因:教会改革派要使世界基督教化。
  • 内容:
    • 格列高利七世于 1074 - 1075 年间发布了著名的《教皇敕令》,宣称教皇对教会、对世俗王国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 影响:
    • 触及了天主教会法,制定了新教会法;
    • 影响了中世纪大学的建立。

2、中世纪大学的形成和发展

  • 大学的产生:产生于 12 世纪的意大利、法国和英国1;前身有两种,一种是原有的对所有人的教育中心和研究所;另一种是原有的主教学校。
  • 大学的组织和管理
    • 学生大学:“南方型”,学校的权力掌握在学生手中;
    • 先生大学:“北方型”,由教师掌管学校的事务。
  • 大学的组织机构
    • 同乡会:职责是代表团体,维护团体权益并约束团体成员的行为。
    • 学院:按学科划分一般有四个学院,即文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和神学院。
  • 大学的课程
    • 文学院:七艺、逻辑学和文法;
    • 法学院:民法和寺院法;
    • 医学院:盖伦、希波格拉底和阿维森那等人的医学著作;
    • 神学院:阿奎那的《神学大全》;《圣经》。
  • 教学方法:讲解和辩论
  • 教学程序:由教师先向学生讲解教科书的梗概和主要思想—简要叙述与课文有关的知识—诵读原文—复述课文的内容梗概—释疑。
  • 学习阶段:
    • 第一阶段:进入大学后,跟随某一教师学习 4 - 6 年,获得“学生学位”;
    • 第二阶段:再经过 6 - 10 年的学习,通过考试,便可获得“硕士”或“博士”的学位。

3、中世纪大学与经院哲学

  • 经院哲学是基督教早期教父哲学的继续与发展,是中世纪神学哲学化达到最高阶段的产物;
  • 产生于 8 - 9 世纪,盛行于 12 - 13 世纪。它的产生标志着基督教运用理智寻求关于真理学问的开始;
  • 经院哲学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调和哲学和神学、理性与信仰之间的矛盾,方法是使神学哲学化。
  • 对中世纪社会和大学的影响:
    • 促进了中世纪大学的发展;
    • 客观上促进了古典学术、文化的传播;
    • 确立了理性的合法地位,使理性神圣化;
    • 不仅是一种学术研究的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训练思维的方法和教学方法;
    • 经院哲学内部不同派别的论争,促进了学术的自由探讨。

小结:西欧中世纪文化和教育是相互影响的,共同推动西方社会的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

2 拜占庭教育

  • 中世纪时期,拜占庭的教育也因为自身的特色而得到迅速的发展。那么拜占庭教育得以发展的原因在于哪些方面?
  • 它的教育是否与西欧是同一发展模式,即以宗教教育为主?拜占庭教育的特色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等等这些都是本节将要学习和研究的问题。

一、拜占庭的世俗教育

  • 拜占庭帝国的建立(君士坦丁堡);
  • 拜占庭的教会;
  • 拜占庭世俗教育发达的原因:
    • 拜占廷在封建化过程中始终存在比较强大而统一的中央世俗政权;
    • 拜占廷具有从古代继承下来的比较繁荣的城市和工商业;
    • 在文化上继承了希腊古典文化遗产,并吸收了波斯、印度和中国的文化成果。
  • 发展状况:
    • 高等教育比较发达 - 君士坦丁堡大学;
    • 专科学校也有特色:贝鲁特和君士坦丁堡的法律学校;雅典的哲学学校;亚历山大里亚的医学校。

二、拜占庭的教会教育

  • 特征:
    • 保持用希腊哲学的观点和论证方法来钻研神学理论,探讨神学问题;
    • 修道院附设学校,对修士进行教育;
    • 拜占庭教会重视教士应承担的教师职责。

小结:拜占庭文化教育保留了许多文化遗产;在 13 世纪以前,尤其是在 11 世纪以前,高于西欧和东欧。它对东欧的一些国家有较大的影响。

3 阿拉伯教育

  • 伊斯兰教的兴起;
  • 伊斯兰教之前,已出现私人传授读、写的场所—昆它布 (kuttab),进行以《古兰经》为主的初级教育。
  • 伊斯兰政权建立后,由于政治、军事和宗教等各方面的需要,教育工作逐渐被提到日程之下。从此,各种类型及各种水平的教育机构陆续出现。

1、宫廷学校和府邸学校

  • 特征:
    • 宫廷学校是由哈里发利用宫廷设施为培养人才所办的学校;
    • 府邸学校是由贵族大臣在府邸延聘导师,教育王孙公子办的学校。教师可以居住宫廷和府邸中,与贵胄子弟同起居共饮食,享有特殊权利;
    • 宫廷和府邸不但是政治活动的中心,也是文化教育的中心。
  • 课程:以《古兰经》为主体,教授诗歌、论辩术和历史等知识、高深学术的讨论、邀集学者给哈里发讲学论道等。

2、学馆

  • 学者利用自己家宅传授知识,成为学者之家,简称为“学馆”。
  • 学馆以学者为中心传授高深的学识,与私人设置的昆它布在程度上是不同的;
  • 学馆是介于昆它布和宫廷学校中间的教育机构。

3、清真寺

  • 是教徒礼拜的圣地,是审理诉讼的法庭,也是教育场所。
  • 从事宗教活动的同时,还从事教学工作。
  • 开始设置昆它布以实施初等教育,后来传授高深知识。
  • 主要学习神学、哲学、史学、文学、法学、数学、天文学等知识。

4、高等教育和图书馆

  • 公元 9 世纪时,阿拉伯出现第一所大学—赫克迈大学;
  • 大学一般都设有图书馆;
  • 抄录书籍是制作图书的主要办法;
  • 图书馆赋有出版书籍的任务。

本章小结

  • 西欧、拜占庭、阿拉伯教育的特点:
    • 西欧的基督教教育比较发达;骑士教育成为世俗教育的一大特色;中世纪大学的产生拉开了现代大学的序幕。
    • 拜占庭的教育有自己特点,世俗教育发达,教会教育也有一定发展;
    • 阿拉伯的伊斯兰教育成为主要特色,高等教育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在同一时期处于先进水平。

思考题

  • 如何认识和评价西欧社会教会教育与世俗教育的关系及影响?
  • 托马斯·阿奎那关于基督教教育的思想主要有哪些?
  • 如何看待中世纪大学的产生?
  • 如何评价这一时期的拜占庭教育和阿拉伯教育?

Footnotes

  1. 如博洛尼亚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