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豆瓣条目:中国文学传统
中国文学传统
上编 作者论
作者分类
- 官员——士大夫
- 个人性
- 文学(思想)传统经过作者的主动吸收和独特酿造,富有原创性
- 精英文化
- 庶民
- 群体性
- 思想传统非常世俗化
- 通俗文化
第一章 士大夫及其表达方式
士大夫:二重角色
- 成因
- 考试制度
- “文书行政”:高度“文书化”的政治运作
- 评价
- 肯定:保证国家指导者的高学识水准,能体现出文化价值与政治权利的结合
- 消极:政治的影响过于深入地干涉各种文化门类的演变
1,2 历史演变
- (来源)春秋战国
- 士(大夫):“士”以上的世袭领主;封建贵族阶层
- 确定身份因素:1 实际拥有的领地;2 君主的加封任命 (自身实力与国家权力之间的一种平衡)
- 贵族对教育和政治权利的双重垄断产生双重身份
- 秦帝国
- “帝国士大夫”
- 如果他自觉认同自己的身份,那么其表达的立场是近乎国家主义的;但是,作为知识分子,他所拥有的古典修养却使他更容易认同封建士大夫的价值观。
- “帝国士大夫”
- 魏晋南北朝
- 士族门阀
- 性质上接近于世袭的封建士大夫
- 士族门阀
- 唐
- 贵族势力和贵族意识遗存严重
- 真正的帝国士大夫——进士
- 北宋
- “天子门生”——国家权力分有者阶层
- 宋仁宗庆历年间“庆历士大夫”;“名臣”
3 士大夫政治
- 门阀士大夫
- 背后家族、集团、地域利益的代表:“代表性”
- 科举士大夫
- 缺乏“代表性”;拥有知识和相应的“合理”观念(对意识形态的把握)
- 特别的政治结盟方式“朋党”,唐后期始该政治现象突出
4 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 儒佛道“三教”——中国传统思想和~的三大支柱
- 自然观近“道”,社会观近“儒”,人生观近“佛”
- 差异
- 门阀士大夫
- 贵族知识分子更忠实于自身的思想追求
- 科举士大夫
- 进士们考虑现实需要更多
- 门阀士大夫
- “杂”与“纯”
- 抗拒纯粹的功利主义,建树新理论
- 原因
- 士大夫对学术本身的兴趣
- 士大夫在帝国社会中的长远利益
- 原因
- 抗拒纯粹的功利主义,建树新理论
- 士大夫的人格张力
- 双重身份对于普遍人性的加剧
- 自我表达与通俗文学中的呈现
5 士大夫文学
- 进士考试的内容:诗赋 ⇒北宋(王安石变法):“经义”(→“八股文”)“策论”
- “诗赋取士”的合理性:有利于寒门子弟
- 苏轼担心“经义”“策论”的弊端:迎合之风
6 科举士大夫文化的发展困境
- 意识形态:儒学与帝国秩序不完全合拍
- 知识结构:应科举之需而学习
- 经济基础:俸禄不能满足物质需求导致贪污腐化
- 数量过剩:北宋中期起,国家财政负担加大
- 特权阶层:干扰士大夫政治的正常运作
7 文学创作者的身份分化
- 士大夫的地主、富民化:建立家族经济以实践士大夫所信仰的古老礼教与严格的国家主义立场冲突
- “乡绅”(非士大夫身份的文化人)宋代的“隐士”
- 幕僚、馆客、门生、僧道
- 南宋“专业文人”:精通音乐,能够凸显词作为歌辞文艺的本色;闺阁文人
- 南宋中期 陈起《江湖集》催生“江湖诗人”
第二章 庶民文学的群体性“作者”
1 “近世”与庶民文化
- “近世”
- 内藤湖南 汉朝前为古(三国时期过渡),魏晋至唐为中(五代时期过渡),宋朝以后为近;“唐宋转型/唐宋变革”。【主要理由】贵族门阀政治的结束,君主独裁下的科举文官体制的确立以及庶民文化的兴起。
2 庶民文学
- 群体的创造力
3 文本问题与“作者”问题
- 例如:《七侠五义》:包公案故事历代传唱演说 ⇒清代后期 “石派书” 石玉坤及其弟子、再传弟子所说之书(大鼓书)⇒浙江学者俞樾修订为小说
- “词话”(唱词和说白相间的文本用于说唱)⇒小说
- 真正文人创作的作品《红楼梦》《儿女英雄传》《镜花缘》接近于现代“新文学”小说观念,性质同于士大夫文学
- 避免执着于文本的分析以及依赖“作者”个人信息的解读
4 《西游记》及其“作者”
- 作者的改编:唐僧取经的传奇 ⇒孙悟空修成正果的行者传奇。吴承恩只可能是群体性“作者”成员之一
5 “近世”庶民文学的批评方法
- 现代小说批评的基本要素
- 确定的文本,特定的作者,时代背景,思想认识,叙述角度,写作风格,作品与作品之间必然性的精神联系
- ~
- 群体性“作者”观
- “全揽”式文本观:把握与故事相关的所有文本
- “话本”本位批评立场:“话本”本身的性质不能当作缺点
下编 作品体裁论
第三章 中国传统的文献构成与文体分类
1 古籍分类:从“七略”到“四部”
- 七略:西汉 刘歆《七略》(失传) 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六类 《汉书·艺文志》继承了该方案
- 四部:隋唐以来 经、史、子、集。清《四库全书》
2 从别集编纂方式看文体分类
- 例:欧阳修《居士集》
- 体裁 →写作时间
- 文体
- 诗
- 赋
- 文
- 文类
- 议论性
- “论”“经旨”“辩”
- “诏册”(“代王言”):替皇帝起草的命令
- 丧葬相关
- “墓志铭”(埋入坟墓),“墓表”(立于墓前),“神道碑铭”(地位较高者的墓表),“行状”(死者亲友为其写的生平,拿去请名人写墓志铭或墓表时用的)。与“传”相似,写法有所不同
- “记”“序”
- “上书”(受书对象地位甚高),“书”(一般书信)
- “策问”(考试题目)
- “祭文”(死者灵前诵读的祷词)
- “奏议”(向皇上提建议与意见文章),另成专集
- 议论性
3 “文体学”著作和文章选本
- 著作:《文心雕龙》,昭明《文选》,明代 徐师《文体明辨》(诗文 127 类),清代 姚鼐《古文辞类纂》(文类 13 类)。
- 传统:文体文类与写作风格联系,“得体”;“尊体”与“破体”。
- 传统文体文类与现代文学体裁的对应
- 本书分类:先分雅、俗,雅中依文字形式分诗、词曲、文以及辞赋;俗中分小说、戏剧与说唱。文言小说暂归入小说。
第四章 辞赋
1 古代歌谣
- 《卿云歌》
- 集子 清代杜文澜《古谣谚》 ,上古歌谣 沈德潜《古诗源》卷一“古逸”(第一首《击壤歌》)
- 楚辞
2 楚辞
- 《离骚》《九辫》《九歌》《天问》《九章》等,及汉人的一些拟作
- 体式
- 天问体
- 只问不答
- 研究力作 闻一多《天问疏证》
- 橘颂体
- 句末感叹词的使用
- 楚歌
- 句中置“兮”的句式
- 骚体
- 大部分归于屈原名下的作品
- 两个长句为一单位,上句的句末置“兮”作为中顿
- 《离骚》
- 天问体
3 赋
- 自汉至唐 占最核心地位的文学体裁
- 体式
- 楚辞体
- 贾谊《吊屈原赋》
- 诗体
- 杨雄《酒赋》
- 班固《竹扇赋》
- 文章体(由此发展为独立的体制)
- 不歌而诵
- 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 注重铺写内容,堆积大量词藻,内容一般以主客对话方式展开
- 发展阶段
- 铃木虎熊《赋史大要》
- 骚赋(楚辞)
- 辞赋
- 士大夫文学最核心的表达体制
- “丽而淫”
- 骈赋
- 六朝时期;东汉张衡《归田赋》
- “抒情小赋” 江淹《恨赋》《别赋》
- “咏物赋”。 陶渊明《闲情赋》
- 大赋 谢灵运《山居赋》《撰征赋》;庾信《哀江南赋》
- 律赋
- 唐代进士科考试中形成:经典中摘抄 + 八字成语八字为韵(换七次韵,官方韵书收录为准)
- 文赋
- 欧阳修《秋声赋》 苏轼《赤壁赋》,受唐宋“古文运动”影响
- 仍注重描写,句式仍相对整饬,加入议论
- 铃木虎熊《赋史大要》
- 楚辞体
第五章 诗
1 作为歌词的“诗”
诗歌样式的三个阶段:诗、词、散曲
诗
- 四言
- 《诗经》
- 五言、七言诗
- 直接来源于乐府歌词
- 汉代音乐
- 西汉 太乐一署 ,长官为“乐府令”
- 分类
-
雅
汉乐四品
- 大予乐:在郊庙祭祀的场合演奏
- 雅颂乐:配社稷辟雍之祀歌
- 黄门鼓乐:燕乐
- 短箫铙歌:军乐
-
俗
- 五方之乐
-
- 北宋郭茂倩 《乐府诗集》
- “大予乐” 汉郊祀歌 20 首 “古辞”
- “短箫铙歌”军乐
- “横吹曲”一种军乐
- “相和歌”俗乐,丝竹相和
- ⇒ 北魏孝文帝 清商乐(“相和五调”:平调、清调、瑟调、楚调、侧调)
- 其他——“杂曲歌辞”
- 发展
- 南北朝:南方“吴声西曲”,北方“伧歌”
- 唐朝:仅题目上仿照乐府诗“即事名篇” 杜甫《兵车行》《丽人行》;白居易所谓“新乐府”不曾歌唱。真正的新乐府是当时的曲子词(词)
2 字音与声律
- 通过语言文字来传达的音乐性,不必借助于歌唱
- 南朝 沈约 “四声八病”
- “四声”
- 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后三者为仄声)
- “八病”:八种难听的效果
- “四声”
- 近体诗声律
- 五个规则:双音节、平仄交替、对、粘(二联之间,首二字声调平仄相同)、平声韵
- 律诗中间两联要求对偶
-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避免“孤平”,“拗救”
- 参考王力《汉语诗律学》
3 “唐音”与“宋调”
- 文学上的创新成果依托于写作体制,体制充分展开的时代即为一种文体的创作高峰期,唐诗宋词元曲皆是此理。
- 诗之功能
- 自我呈现
- 社会交际
- 中国诗歌批评传统
- 起点:严羽《沧浪诗话》指责宋诗被交际功能所牵引(以文字/才学/议论为诗),违反自我呈现的本旨,主张学习唐诗
- 举例:王维,黄庭坚,李白,苏轼
4 诗人的历史境遇和自我体认,以杜甫为例
- 历史境遇
- 六朝时期贵族文人的诗歌沙龙、宫廷诗会;初唐四杰始诗歌呈现自我 ⇒参加科举的“寒士”作诗;“文人(进士)轻薄”的评价随之出现。
- 《旧唐书》评杜甫“性褊躁,无器度”
- ”门户私计“正在转向国家意识,杜甫在诗歌中实现该转向。
- 自我体认
- 诗句中的流露
- 飞扬跋扈为谁雄
- 宫殿风微燕雀高
- 江湖满地一渔翁
- 诗句中的流露
第六章 词曲
1 唐曲子和宋词
- 乐府诗和曲子词的差异:配乐方式:前者“选辞配乐”,后者“由乐定声”(“填词”)
- 词的三个层次
- 字
- 拍
- 因词乐失传,从文字上寻找,通常一韵为一拍,一阙为二拍或四拍;由是双阙词为四拍或八拍,前者称为“令”,后者称为“慢”,后又叫“小令”“长调”,如有多出的拍会有说明,多出的称为“艳拍”
- 阙(片/遍/变)
- 上下阕的开头处稍有变化称作“换头”
- 现存最早词总集 《云谣集杂曲子》早于五代时期《花间集》
- 词的曲子
- 曲名称为“词牌”,将一个词牌中每个字的平仄、每句的长短以及用韵之处记录下来构成“词谱”
- 对比散曲发现词尽管“依曲拍为句”,诗词的句格大同小异
2 词的士大夫化
- 起初词为歌者(多为女)而歌,于是出现男性代言 ⇒不用代言体的变化体现出词人写作态度的变化,词从娱宾侑觞之具转变为士大夫自我表达的一种体制,北宋晏殊可视为士大夫词的开山,苏轼代表该转变的完成。
- 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 两个结果,“偏爱自然之美与纤细文学审美情趣”、表现“男性的敏感和多情”的词;“以诗为词”,纳入士大夫诗歌传统的词;基本上与传统词学批评中的“婉约派”“豪放派”二分法相对应。
3 豪放与婉约
- 主要不是风格的区别
- 相对而言,“豪放派”词作革新程度更为彻底
- 北宋“本色”论影响广泛,主张诗词区别的批评家都以《花间集》为词的祖宗了
4 苏轼词之“豪放”表现
- 题材:《花间集》以来题材狭窄,苏词题材广泛
- 词调:首用,不守格律(与词谱有出入)
- 词题词序:首创,对“作者权”的强调
- 笔法:豪放的笔力、思力默运于婉约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
- 抒情主体:本人
5 散曲
- 元杂剧和元散曲的特殊生气有赖于创作者与表演者的亲密结合;元曲与诗词的差异根源在作者境遇不同。
- 元曲
- 政权隔离、方言差异导致南北分化,重点说北曲的“散曲”
- 散曲是区别于剧曲的独立歌词,类似乐府歌词,被元人称为“乐府”。文本上打破传统诗句格调,成为一种新诗体,在元后又因读书人“体面”的恢复,回归传诗词统格调。
- 按音乐形式和曲词形态分为
- 小令(叶儿),类似宋词只有曲单
- 套数(套曲),多曲构成一套,使曲词可容纳更丰富的内容
- 从宋金“诸宫调”到元曲“套数”所标的“宫调”,其实际含义可能只是经验性的总结,从文本看每一个曲使用同一个韵,一韵到底
- 结构:首曲 + 过曲 + 尾声(变化最多)
第七章 骈文与古文
1 骈文的形成与流变
- 本为修辞手段(汉初贾谊《过秦论》)⇒汉人文章的骈化倾向 ⇒东汉偶见,南朝普遍流行,成为一般文体。钱钟书“定于蔡邕,弘于陆机”
- 举例:南朝梁代丘迟《与陈伯之书》
- 骈文流行的缘由:有争议的成双说法;利用了汉语的特征(单音节汉字拼组的句子易成对偶)
- 六朝 梁代昭明台子萧统所编《文选》显示出“随言短长”到“骈四俪六”的发展过程,“选学”盛于唐
- 中唐 “古文运动”,骈体从一般文体退缩为特殊文体(制诰、诏册、表启)与律诗地位相当,学界称“宋四六”,在对偶、用典方面,追求精工倾向更为显著。例:南宋初汪藻《皇太后告天下手书》;受古文的影响出现“扇对”(长对子),对后来八股文也有影响。
- 明代中期后有复兴之势;清代以扬州为中心兴起学习《文选》、提倡骈体的“选学派”,与桐城派古文分庭抗礼;乾隆三十四年进士孙梅《四六丛话》,其弟阮元“文笔说”是对六朝“文”“笔”按是否押韵区别的曲解,却提高了骈体地位;李兆洛《骈体文钞》“因流以溯其源”
- 近现代:桐城谬种,选学妖孽
- 骈文艺术特点
- 清代 朱一新《无邪堂答问》“惟其藕断丝连,乃能回肠荡气”;晚清民国孙德谦《六朝丽指》解说前者,因少用虚字,要从内容上体会语气的转接“潜气内转”
2 “古文运动”
- 大约最早见于胡适笔下
- “革新”文体与真正“古文”主要差异在文风
- 后者作者无骈文意识,前者刻意避免,例:韩愈《原道》“伸缩离合之法”
- 唐宋古文的基本命题:文以载道;中唐以来伴随“新儒学”出现的“新古文”
3 从“经义”到“八股”
- 王安石变法:废除诗赋改考“经义”:《三经新义》(《周礼》《尚书》《诗经》的注释)
- ⇒南宋“十段文”⇒明清八股文(内容由王安石的学说变为程朱理学,朱熹《四书集注》),格式:破题、承题、起讲、入手四段构成“冒子”+“四比八股”(一对长对子叫“一比”(=“两股”),“四比”也称前股、中股、后股、束股)写作宗旨:“代圣人立言”
- 说明:从文章学角度,“经义”(“制义”“制艺”)为文章类别,同章表、奏议…;“八股”关注行文体式特征。是“扇对”的体式化。两者命名角度不同。
- “扇对”
- 扇对(隔句对)最初是诗中两句对两句的修辞
- 钱钟书《管锥编》;唐 佚名《赋谱》六中“隔”:上四下六“轻隔”、上六下四“重隔”、上三下任意“疏隔”、上多于五下多于六“密隔”、上下句字数同“平隔”、字数不同有一四(另一个非六)“杂隔”;宋人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十六
- 北宋经义的行文特征
- 现存最早北宋科举经义文 黄裳《演山集》卷三十八到四十中六篇《周礼义》六篇《论语孟子义》:出现“破题”中使用扇对的倾向 ⇒分论“大扇对”
第八章 说唱
概述
- “新文学”是白话小说和戏剧“雅化”的完成
- “说唱”,处于小说和戏剧之间的白话文学形式,其兴盛早于这两者
- 形式:既说又唱的表演方式,文本为散文,韵文(说白和唱词),表演者所用读本或帮助观众欣赏的读本有时只顾实用性不顾文本的完整性(将无唱词的文本归入小说,其余均归入说唱)
- 历史:《荀子·成相》疑似说唱文本 ⇒“东汉击鼓说唱陶俑”,现存最早一批成熟的白话说唱文学作品在敦煌遗书中
1 敦煌莫高窟与敦煌遗书
- 藏经洞的发现与经书的外流
- 最早约为十六国时期,最晚为北宋景德三年,多数为唐五代的写本
- 类型:“讲经文”“押座文”“解作文”“词文”“缘起”“变文”(“变文”因较早引起关注曾为统名),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敦煌学家王重民等编《敦煌变文集》
2 敦煌遗书中的说唱文学作品
- 来源于佛教徒的“俗讲”(相应的“结讲”“解讲”是士大夫阶层的活动)活动
- 讲经文
- 都讲于唱经座宣读经文与法师于讲座讲唱经文交替的文本。《敦煌变文集》中收录 18 篇,主要为《维摩诘所说经》《太子成道经》《佛说阿弥陀经》等
- 解说部分法师们多采用玄奘弟子“百部疏主”窥基对佛教经典的注疏,玄奘、窥基的法相唯识之学的宗派理论太忠实于印度佛学,不够迎合中国传统思想,在帝王将相的世界里迅速消亡;但其中相关知识及故事深入民间社会
- 押座文、解座文
- 分别问开讲是弹压四座语及终了时语
- 词文、话本
- 前者只有韵文唱词没有散文说白,后者与之相对,两者只是文本上的差异,记录说唱表演的不同部分
- 缘起
- 讲唱佛经之中的故事而不诵读经文的本子,可由一位僧人表演,也可称为“变”,可视同“变文”
- 变文
- 据推断演出时须与图卷配合。
- 相关名目:表演方式称“转变”,表演者“变家”。表演场所“变场”,用来相配的画幅“变相”,文字脚本“变文”,“变文”内容不限于佛教
3 变相与变文
- 对“变”含义的研究
- 三种较有影响解释
- 某个梵语词语的翻译
- 神奇变怪(关注内容)
- 改变体裁(关注文体)
- “变”即“变现”,所画的内容是佛经记载的诸多变现的场景(指内容)⇒含义的普泛化(唐代后各种较具复杂性的状态与较具体情节性的过程可统称为“变”)
- 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变”的动词用法:演唱故事
- 王国维 “敷衍故事”
- 三种较有影响解释
4 辩论与斗法
- 《维摩诘经讲经文》
- 《降魔变文》
5 说唱体制的发展
- 诗话、词话
- 宝卷:佛道宝卷 ⇒民间教派宝卷 ⇒民间故事的说唱(旨在“劝善”)
- 弹词、鼓书:大抵鼓书流行于北方(如北京“子弟书”),弹词流行于南方(如福建“评书”、广东“木鱼书”)
第九章 小说
“小说”:虚构故事,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奠定“中国小说史研究”学问的基本形态
1 文言小说
- 两种形态:笔记和传奇
- 笔记:从“外向”的记录转向“内向”的自我表达,虚构可被视为有助于“自我表达”的手段之一
- 传奇:六朝志怪小说基础上“富其波澜,施其藻绘”,作者有意写小说 ⇒志怪痕迹逐渐消失 ⇒模仿史传,唐人传奇基本采用“传”和“记”两种文类的文章
- 明清时期“公案”小说文白皆有
2 白话小说
- 可看作说唱文本剔除韵文唱词后的文本形态,也不排除很早就有以说为主文本的可能性,“话本”(无法确定是表演前预制的脚本还是表演后的记录本)
- 两种类型
- 话本,占传统的分量更重
- 文人的创作(“拟话本”)
- 传统白话小说近人分类
- 公案侠客小说
- 才子佳人小说
- 世情小说
- 历史演义
- 神魔小说
- (猥亵小说)
- 短篇小说成集刊行“三言二拍”等
3 “四大奇书”的世界
- 从“英雄”到“好汉”
- (孙悟空)“好汉”是对庶民色彩浓烈的英雄形象的概括;(唐僧)“英雄”总有些贵族气质,《西游记》是在庶民社会讲述贵族时代的故事,反复讲述之中,庶民的“好汉”不断成长,而贵族“英雄”渐被淘汰。从唐三藏到孙悟空,是 ” 唐宋转型 ” 的一个见证。
- 《水浒传》,用“条”作为修饰“好汉”的两词,一定程度上放弃其作为“人”的属性,可被视为一种反社会性
- 《三国演义》“尊刘抑曹”的倾向可算作士大夫文化(新儒学“正统”观念)对通俗小说较为成功的影响
- 佛教“色空”观念对《金瓶梅》的文学性的展开产生有利影响
- “好汉”的行动准则
- 贱视生命(不怕死),实际境遇中的庶民只有群体价值,个体毫无价值(以绝望为底色的庶民人生观)
- 以《西游记》为例,几乎所有人物在常言俗语的指导下行动,“大众化”的智慧(虽只求当下有理,前后并无统一性,却也有别于极端投机的功利主义,因为经过世俗社会的长期洗练而为大众所接受者,基本上符合“大众”的立场,纯粹损人利己的东西终将被排除。)体现出庶民文化的群体性特征。
- 庶民对“生活力”的向往
- 孙悟空的“本事”
- 超人的“神通力”
- “处处人熟”的“生活力”,战无不胜的根本原因
- “好汉”的“义”使个体黏合为群体
- 庶民的生活空间只能向“江湖”延展,“好汉”引领庶民的生活观念,代表其对高度“生活力”的向往
- 孙悟空的“本事”
第十章 戏剧
中国传统的戏剧“戏曲”,本书着眼于体裁,仍称“戏剧”。“戏曲”的说法最早见 宋末元初 刘埙《词人吴用章传》从“曲”方面而言,用于民间戏剧,不够高雅 ⇒近人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后才表传统戏剧
1 传统戏剧的演变历史
- 南戏
- 《永乐大典.》中的《张协状元》,南宋早期作品
- 宋元南戏是明传奇的来源,两者较难划分,只能大致按朝代区分
- 北剧
- 一本元杂剧=四个 ‘“套数”
- 宋代“杂剧”类似近日滑稽小品的短戏或以音乐贯穿始终的歌舞戏,非正式的代言体故事剧(其角色名称基本上为元杂剧所吸收)⇒金“院本”→金元之际 元杂剧
- 代表剧作家作品:“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代表作品分别有《单刀赴会》《汉宫秋》《梧桐雨》《倩女幽魂》等。王实甫《西厢记》五本二十折的“连台本”,与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分别称为“王西厢”和“董西厢”
- 传奇
- 明清两代以唱南曲为主的长篇戏剧
- 士大夫身份及与此身份相适应的“教化”社会之责任感恢复 ⇒编剧文人和伶工戏班及观众矛盾显著,“联曲体”向“板腔体”转变,地方腔调遍地开花 ⇒明后期昆曲独盛(似因其处于雅俗之间)
- 昆曲和京剧
- 昆曲创始人魏良辅,梁辰鱼《浣纱记》,汤显祖“临川四梦”《紫钗记》《南柯记》《还魂记》(《牡丹亭》)《邯郸记》孔尚任《桃花扇》,洪升《长生殿》,精彩片段成为“折子戏”为今人所欣赏
- 四大徽班: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兼收各种声腔戏目后结合北京语音演变为京剧,梅兰芳的国际演出使其享有国际声誉,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国剧”
2 俗文学的“互文性”
-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文本间性,互文本性)
- 传统的戏剧往往跟小说、说唱等俗文学作品共享同样的故事
3 人生如戏
- 既定的戏剧,未知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