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质化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研究方法的三个层次
- 方法论(metholodgy)
- 哲学方法论
- 经验主义
- 实证主义
- 诠释主义(interpretivism)
- 一般科学方法论
- 具体科学方法论
- 哲学方法论
- 研究方法或方式(method)
- 思辨研究
- 实证研究
- 质化研究
- 量化研究
- 混合研究
- 具体的技术和技巧(technology)
- 质化研究常用的技术
- 量化研究常用的技术(资料搜集)
- 混合研究常用的资料搜集
质化研究分类 1
- 实证主义范式的质化研究
- 暗恋就
- 比较历史研究
- 定性比较分析
- 诠释主义范式的质化研究
- 民族志
- 现象学
- 常人方法学
- 口述史
- 叙事分析
- 批判理论
- 施特劳斯式的扎根理论(Straussian grounded theory)
- 符号互动论
质化研究分类 2, tesch,50 多种 四种依据
- 寻找语言的特征
- 旨在探寻规律
- 理解文本或者行为的意义
- 旨在进行反思
质化研究分类 3,CreSwell
- 叙事研究
- 现象学
- 扎根理论研究
- 民族志研究
- 案例研究
质化研究常用的技术
- 资料搜集方法
- 访谈法:焦点访谈,半标准化访谈,问题中心访谈,专家访谈,民族志访谈,叙述访谈,事件访谈,焦点小组,小组讨论,共同叙事
- 观察法
- 分类
- 隐蔽式 vs 公开式
- 非参与 vs 参与
- 自然情境中 vs 人为情境下
- 自我观察 vs 观察他人
- 系统 vs 非系统
- 分类
- 媒介资料
- 文本材料
- 资料分析方法
- 古典阐释学
- 扎根理论中的编码
- 内容分析与质性内容分析
- 各类教科书中阐述的其他实践
实证主义 | 后实证主义 | 批判主义 | 建构主义 | |
---|---|---|---|---|
本体论 | 现实是真是的,是可以理解的 | 现实是“真实”的,但是现实是不可能被完全的、可能性的得到理解 | 真实的现实是由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和种族性别等价值观念塑造成的 | 相对主义 现实具有地方性的特点、是具体的被建构出来的 |
认识论 | 客观主义的认识论 研究结果是真实的 | 修正的二元论 研究结果可能是真实的 | 交往的、主观的 研究结果受到价值观的影响 | 研究结果是被创造出来的 |
方法论 | 实验的、操纵的 对假设进行证实 最主要的是量的方法 | 修正过的实验主义 批判的多元论 可以使用质的研究方法 | 对话的、辩证的方法论 | 阐释的、辩证的方法 |
质性研究的三论:
- 本体论:
- 人类日常生活的所有社会现象和行为都是有意义的活动
- 活动是社会取向的
- 人类追求意义,同时通过他人赋予世界意义
- 认识论:
- 知识的发展不仅受到内在法则和理论推演的影响,日常生活中的意识也在起作用
- 研究者不断的反省和批判
- 避免一种僵化的意识形态
- 方法论:
- 尊重“价值理性”而非“工具理性”
质性研究的发展,Denzin & Lincoln, 1998
2 质性研究的路径选择
质化研究研究问题的类型:
- 意义类问题:了解生活经历的本质
- 描述类问题:对文化群体的价值观念、信念和行为进行描述
- 过程类问题
- 口语互动和对话类问题
- 行为类问题
叙事研究 | 现象学 | 扎根理论 | 民族志 | 个案研究 | 话语分析 | |
---|---|---|---|---|---|---|
研究目的 | 探究个体生活 | 理解体验的本质 | 从资料中生成理论 | 描述和解释一个共有文化的群体 | ||
适合设计的问题 | 需要针对个体经验讲故事 | 需要解释体验的本质 | 根据参与者的观点形成理论 | 描述和解释一个文化群体共有的模式 | 对个案提供深入的理解 | 分析话语的形式及其主题 |
学科背景 | 文学、历史、心理学 | 哲学 | 社会学 | 人类学 | 心理学、法律、政治学、医学 | 语言学 |
分析单位 | 一个或多个体 | 几个共有体验个体 | 涉及多人行动策略 | 共有文化的人群 | 事件、活动、项目 | 语言形式 |
资料收集方法 | 访谈、文本 | 访谈、观察 | 访谈、文本 | 参与式观察 | 多种来源 | 言语文本 |
资料分析方法 | 按时序讲故事 | 寻找意义单位 | 三级编码 | 整体描述文化习俗 | 描述个案及其主题 | 形式分析 |
写研究报告 | 叙事 | 描述体验的本质 | 生成理论 | 共有文化的群体生活 | 对个案进行细致分析 | 分析语言形式 |
3 质性研究的资料搜集和资料分析 ※
3.1 质化研究的研究设计
研究设计的 8 个主题,马歇尔 罗斯曼《设计质性研究》
- 质性研究的类型、整体的策略以及相应的说明
- 研究地点的选择、研究整体的选择和抽样
- 研究者的进入方式、角色和伦理
- 搜集数据的方法
- 数据处理
- 数据分析
- 伦理
- 操作计划或者时间表
弗里克《质性研究导引》,2011,75
质性研究的研究问题:
- 描述性问题
- 解释性问题
- 理论性问题
- 推论性问题
- 评价性问题
- 比较性问题
进入实地: 实地中的成员身份,Adler 1987, 33 进入实地类型:机构,个人,地区,如何处理其中的关系 进入实地方式:隐蔽式,暴露式,自然式,进入失败 (陈向明《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
抽样策略: 抽样问题在研究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
研究阶段 | 抽样决定 |
---|---|
搜集数据 | 案例选择 |
解释数据 | 素材选择 |
撰写结果 | 展示内容的选择 |
3.2 质化研究的资料搜集
3.2.1 口述(访谈)资料 3.2.2 观察法 3.2.3 媒介资料(照片、电影、录像) 3.2.4 文档及其新型资料搜集方式
3.3 质化研究的资料分折
3.3.1 扎根理论 3.3.2 民族志 3.3.4 个案研究 3.3.5 叙事研究
- 教育叙事研究中的叙事分析模式——基于为课题研究提供方法的视角 3.3.6 话语分析 (略)
4 质性研究反思
4.1 质化研究的质量评价 4.2 质化研究的效度(自身的真实性问题)和外推(代表性问题) 4.3 质化研究的伦理规范
5 质性研究的优秀作品&论文写作
5.1 优秀作品荐读 5.2 论文写作
- 引言
- 文献综述
- 资料搜集
- 资料分析
- 研究结果
- 结论或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