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较与比较研究

  • 古罗马著名学者塔西陀曾说:“要想认识自己,就要把自己同别人进行比较。”
  •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是人类认识、区别和确定事物异同关系的最常用的思维方法。
  • 比较研究法现已被广泛运用于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在教育科学研究中,比较研究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二、比较研究的发展历史

  • 比较研究的最初运用可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所著的 《雅典政制》。该书对 158 个城邦政制宪法进行了比较。
  • 19 世纪以后,比较研究逐渐成为教育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发展的历史脉络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1. 萌芽阶段(19 世纪以前)

少数杰出人物在教育领域内运用比较研究法,从严格意义上讲,他们的活动不能被看做科学意义上的教育比较研究。

  • 古希腊色诺芬关于希腊与波斯教育的介绍,古罗马西赛罗在《论演说家》记叙了希腊与罗马的文化教育状况。
  •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游记》中记叙了东方教育的情况。
  • 突尼斯的伊本·卡尔、瑞典的约翰·洛克森纽斯、法国的狄德罗、英国的威廉·佩蒂等。

2. 形成阶段(19 世纪)

研究者通过实地考察,搜集资料并进行了简单的类比,以借鉴他人的长处改善自身的教育。

  • 法国的朱利安 (Marc-AntoineJullien,1775~1848);
    • 他出版了比较教育方面的专门著作。
    • 被尊称为“比较教育之父”。
    • 在特定时代背景中的独特成长经历促使其在事业上的转变,并形成关注和研究教育的独特视角与方式。
    • 他的《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被视为奠定了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石,对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美国的霍拉斯·曼 (HoraceMann,1796~1859);
  • 英国的马修·阿诺德 (MatthewArnold,1822~1888)。

这个时期,比较研究法仍以描述为主,是一种带有功利目的的教育借鉴活动,还不能解释教育现象的种种内在原因,比较分析的方法也未成为对研究者们起主导作用的方法。

3. 发展阶段(20 世纪前叶)

随着战争的爆发,各国在战后重建中逐渐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意义,一些国家显露出在人才培养上的不足,教育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少国家开始研究影响教育发展的各种因素,探讨社会与教育之间的关系

  • 康德尔认为比较研究应从历史的纵向着手,并结合整个国家的其他背景。《比较教育学科化》
  • 汉斯、施奈德、马林森等坚持认为对各国的教育进行比较研究应着重分析研究影响教育发展的各种因素,强调教育比较的因素分析

4. 成熟阶段(60 年代以后)

比较研究运用社会科学的,准自然科学的手段,用定性定量资料深入分析教育结构,确定各种因素在教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寻求更精密、更精确的方法,也是科学比较研究的法的出现。

  • 乔治·贝雷迪 (GeorgeBereday,1920-1983)。他在对历史法、因素分析法进行研究、吸收、批判的基础上创建了四阶段比较研究法,从而使比较法进一步具体化、科学化。这四阶段分别是描述、解释、并列、比较。

三、比较研究的作用

  • 比较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教育的普通规律。
  • 比较研究法能使人们更好地认识本国、本地的教育状况(跨国、跨文化、跨学科、跨区域)。
  • 比较研究能帮助人们获得新的发现。
  • 比较研究为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为教育决策提供参考,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比较研究案例

  • 普及义务教育
    • 二战后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科技发展异常迅速,知识经济年代已经来临,因而义务教育的年限必须加长。
    • 英国为 11 年,美国是 8~12 年,法国 10 年,日本 9 年。
    • 发展中国家也加快实施义务教育的步伐,例如,印度为 5 年,委内瑞拉为 9 年。
    • 结论:推行普及义务教育,并不是什么人的主观愿望,而是生产力与科技进一步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
  • 获得新发现
    • 脚气病成因: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行医中发现: 富人常得脚气病,穷人常得夜盲症。他比较了富人与穷人的饮食: 富人多吃荤腥油腻、精米白饭;穷人吃素食粗粮。从而推断脚气病可能是因为缺少米康之类东西引起的。
    • “差生”成因:上海市实验小学通过对“优生”与“差生”在课堂中举手发言的情况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得出“差生”的成因是缺少教育机会引起的。
  • 提供教育决策
    • 我国要对高校的招生制度进行改革就必须对各国的高校招生制度进行比较,然后制定相应的政策。
    • 中小学课程改革政策的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制定也应建立在广泛的比较研究基础上。

五、比较研究法的概念

  • 《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辞典》: 比较研究法就是对物与物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或相异程度的研究与判断的方法。
  • 教育中的比较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寻找其异同,探求教育之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方法。

对概念的理解

  • 同一性和差异性是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
  • 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比较哪一些对象以及哪些方面都是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而决定的。
  • 比较的对象涵盖教育的所有领域,可以是两个或多个国家或地区、同一国内的不同地区、两个学校或班级、具体的教育实践。
  • 比较的过程追求“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 比较不可能十全十美,有选择地对某些事物的某些方面或一个方面进行考察。

六、比较研究法的种类

属性的数量,可分为单向比较和综合比较:

  • 单项比较是按事物的一种属性所作的比较。
  • 综合比较是按事物的所有 (或多种) 属性进行的比较,单项比较是综合比较的基础,有综合比较才能达到真正把握事物本质的目的。

时空的区别,可分为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

  • 横向比较就是对空间上同时并存的事物的既定形态进行比较。如教育实验中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比较、同一时间各国教育制度的比较等都属于横比。
  • 纵向比较即时间上的比较,就是比较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的形态,从而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

目标的指向,可分成求同比较和求异比较:

  • 求同比较是寻求不同事物的共同点以寻求事物发展的共同规律。
  • 求异比较是比较两个事物的不同属性,从而说明两个事物的不同,以发现事物发生发展的特殊性。通过对事物的“求同”、“求异”分析比较,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事物发展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比较的性质,可分成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

  • 定性比较就是通过事物间的本质属性的比较来确定事物的性质。
  • 定量比较是对事物属性进行量的分析以准确地制定事物的变化。
  •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应追求两者的统一,而不能盲目追求量化,教育毕竟是一个不同于工人制造产品的活动,很多东西并非能够量化。但也不能一点数量观念都没有,而应做到心中有“数”,并让数字来“讲话”。

七、运用比较研究法的步骤

  • 美国比较教育学家贝雷迪在《教育中的比较方法》把比较研究法的实施分成四个阶段: 描述、解释、并列、比较。
  • 从我国的教育研究实践来看,运用比较研究法一般为确定比较的问题、制定比较的标准、搜集资料及分类解释、比较分析和结论。

八、运用比较研究法的条件与规则

  1. 同一性
    • 是指进行比较研究的对象必须是同一范畴、同一标准、同一类事物,否则就不可以比较。
    • 马克思所说: 正是因为倍尔西阿尼是一位歌唱家而且人们把她同其他歌唱家相比较;人们根据他们的耳朵的正常组织和音乐修养做了评比,所以他们能够认识倍尔西阿尼的无比性。
  2. 双 (多) 边性
    • 比较只有在两个事物或两个事物以上才可能发生。
    • 换言之,比较的对象必须要在两个以上。当然,比较研究还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对两个被比较的对象进行分析比较。
  3. 可比性
    • 可比性是指被比较的对象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具有其些本质上而不是表面上的共性。
    • 为了保证可比性,必须注意概念的统一
      • 例如,英国的 Public school 与美国的 Public school 就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贵族学校,而后者则是贫民学校,不具备可比性。

九、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 资料的可靠性与解释的客观性
    • 资料必须具有权威性真实性、最好是第一手资料。且要具有代表性,能反映普遍的情况。最后要求资料具有典型性,能反映事物的本质。
    • 采样的科学化,资料归类合并的程序化,资料收集人员的专业化。
    • 根据客观实际,运用科学的理论加以全面的分析,并保证解释的客观性,摒弃个人偏见。
  2. 全方位多角度进行比较
    • 制约教育发展的因素甚多,而且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而是与其他事物密切联系的,所以应坚持全方位多角度的比较。
    • 在比较时,任意选择个别条件,片面地进行比较,或者割裂事物之间的联系,孤立地进行比较,都是不正确的。
  3. 比较事物的本质
    • 要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通过大量的、典型的材料分析其内在关系,从历史的、社会的、经济、社会风俗等角度进行探讨。
    • 要能看出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

十、小结

  • 比较研究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寻找其异同,探求教育之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方法。其发展大约经历了萌芽阶段、形成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
  • 比较研究有助于认识事物的本质和教育的普遍规律,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本国、本地的教育状况;有助于获得新的发现;有助于教育政策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