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经典条件作用
4.1.1 经典性条件作用
巴甫洛夫(1849-1936)的经典条件作用实验 经典条件作用:一个原来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
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之一:
- 经典性条件作用的获得:条件刺激(如铃声)反复与无条件刺激(如食物)相匹配,使条件刺激获得信号意义的过程,亦即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
- 经典性条件作用的消退: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过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
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之二:
- 经典性条件作用的泛化: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
- 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分化: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4.1.2 华生行为主义
华生(Waston, 1978-1958) 华生主张心理学应该摒弃意识、意象等太多主观的东西,只研究所观察到的并能客观地加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 人类出生时只有几个反射和情绪反应,所有其他行为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建立新刺激 - 反应(S-R)联结而形成的。
环境决定论
- 儿童是被动的个体,其成长决定于所处的环境。儿童成长为什么样的人,教育者负有很大责任;
- 小阿尔伯特实验→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作用的过程。而学习的实质就是通过建立条件作用,形成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的过程,从而形成习惯。
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同时,给我一个由我自己设定的养育他们的世界,即使随机地挑出其中的一位,而不管其天资如何、嗜好如何、脾性如何、能力如何、职业如何,也不管其祖先属于什么种族,我都会保证,我一定能够将其训练成我所期望的某种专家——医生、律师、大商人,甚至乞丐和小偷。——华生
如何形成习惯? 习惯的形成遵从频因律(frequency)和近因律(recency)
- 频因律: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某种行为练习得越多,习惯形成得越迅速;
- 近因律:当反应频繁发生时,最新近的反应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受到强化。
生活中的行为主义:“白大褂综合征”,“数学焦虑” 教学当中的启示:将快乐的事件与学习任务联系在一起
4.2 桑代克联结理论
桑代克(1874-1949)
4.2.1 联结主义理论
迷笼实验,“试误说”
- 学习过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尝试错误的过程;
- 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 - 反应联结;
- 人和动物遵循同样的学习律
桑代克的学习律:
- 准备律(law of readiness):学习者有准备而且给以活动就感到满足,有准备而不活动或者无准备而强制活动就感到烦恼;
- 效果律(law of effect):一个联结形成时,若伴随着令机体满意的条件,这个联结就会得到增强;反之,若伴随着烦恼的条件,这种联结就会受到削弱。
- 练习律(law of exercise):练习律强调,练习的重复次数要多,但是间隔的时间要短。
桑代克的学习律对教育实践的指导
- 准备律指导教师在教学中提前制定考试规则,促进学生提前准备,促进学习动机;
- 效果律指导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使用一些具体奖励,如小红花、口头表扬等;
- 练习律启发人们通过大量的重复、练习和操作来训练学生。具体来说,应集中联系那些应结合的联结,并且奖励所想要的联结。
评价:
- 桑代克的学习理论以实验研究为基础,系统地阐述了学习过程,并提出一系列学习定律,成为西方最早的、最系统的学习理论。这对后来联结学习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奠定了重要基础;
- 桑代克的学习联结说用解释动物的简单学习的观点来等同人类复杂的学习,忽略了人和动物在学习上的本质区别;
- 该学说也忽略了人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作用,而把学习看成是本能的、被动的,并不完全正确。
4.3 操作条件作用
4.3.1 操作性条件作用
斯金纳(1904-1990),斯金纳箱
操作性条件作用: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中,有机体的某种反应结果能满足其某种需求,以后再相同的情境中反应概率就会提高的现象。
条件作用的分类
- 应答性行为:经典性条件作用(S-R 的过程)
- 反应性行为:操作性条件作用(s-R-S 的过程)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过程
- 任何反应如果紧随强化刺激,该反应具有重复出现趋向;
- 任何能够提高操作反应率的刺激都是强化刺激。
强化物语惩罚物: 强化物:凡是能够增强反应概率的刺激和事件都叫强化物; 惩罚物:反应之后,紧跟一个讨厌的刺激,从而导致反应概率下降,则是惩罚物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应用:
- 行为矫正
- 原则:对不良行为给予惩罚或不予注意,对好的行为给予奖励;
- 程序教学
- 三大原则:
- 小步子原则,行为的获得是循序渐进的;
- 学习者是主动的,这是有机体的自然条件;
- 要及时反馈。
- 三大原则:
4.3.2 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指出,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是因为强化作用,而对强化的控制就是对行为的控制。 凡是能增强反应概率都叫强化。反之,在反应后紧跟一个讨厌的刺激,从而导致反应概率下降,则是惩罚。
行为被增强 | 行为被减弱 | |
---|---|---|
呈现刺激 | 正强化(呈现愉快刺激,如给予糖果奖励) | I 型惩罚(呈现厌恶刺激,如关禁闭) |
消除刺激 | 负强化(消除厌恶刺激,如免做家务) | II 型惩罚(消除愉快刺激,如禁用手机) |
强化程式
- 指反应受到强化的时机和频次
- 分为连续强化程式和间隔强化程式
分类:
- 连续式:对每一次或每一阶段的正确反应予以强化。(即时强化)如一按开关灯就亮
- 间隔式(延缓强化)
- 时间式
- 定时距式:强化的时间间隔上固定的,“扇贝效应”:按时发工资
- 变时距式:强化的时间间隔上变化的,如随时给予员工奖励
- 比率式
- 定比率式:强化与反应次数之间呈一定比例,如计件工作
- 变比率式:强化与反应次数之间的比率式变化的,如买彩票
- 时间式
强化程式的特点:
- 综合使用不同的强化程式结合使用或交替使用,可以对人的行为进行更好的调节;
- 变化强化程序比固定强化程序更能有效地维持行为。
应用强化程式的原则:
- 在任务的早期阶段,即时强化每一个正确的反应;
- 随着学习的发生,逐渐地转到断续强化;
- 强化要保证做到朝正确方向促进或引导:
- 不要坚持一开始就做到完美;
- 学在力所能力的行为范围内得到强化,这些行为也可向新的技能延伸;
- 不要强化不希望的行为或者和目标相违背的行为。
4.3.3 行为塑造
行为矫正塑造(shaping):对与期望行为越来越接近行为的强化过程
新行为的塑造方法:
- 连续接近法(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 强化任何在某些方面与期望行为类似的反应;
- 强化与期望行为更近似的反应(不再强化以前强化的反应);
- 强化与期望行为更进一步类似的反应;
- 强化与期望行为越来越近似的反应;
- 强化期望行为。
行为塑造需要遵循以下步骤:
步骤 | 举例 |
---|---|
1. 选择目标(终点行为) | 学会洗手 |
2.了解学生目前能做什么或知道什么(起点行为) | 搓手动作 |
3.找出学生所在环境中的潜在强化物(强化物) | 表扬、大红花 |
4.将终点行为分解成有序的步骤,步调大小因学生的能力而异(步调划分) | 表扬、大红花 |
5.即时反馈学生的每步行为,使学生由起点行为逐渐向终点行为接近 | 表扬、大红花 |
行为塑造技术
- 顺向连锁(从第一步开始):行为塑造过程从第一步行为开始,每次只训练一步行为,从前往后将所有单步行为连接起来,最终使学习者获得整个复杂行为;
- 举例:写作文(包含题目、主题句、例子、总括句)
- 单步任务:
- 提炼出题目
- 能识别并写出有逻辑关系的主题句
- 佐证材料
- 概括句式
- 单步任务:
- 举例:写作文(包含题目、主题句、例子、总括句)
- 逆向连锁(从最后一步开始):行为塑造过程从最后一步行为开始,每次只训练一步行为,从后往前将所有的单步行为连接起来,最终使学习者获得整个复杂行为;
- 举例:写作文(包含题目、主题句、例子、总括句)
- 单步任务:
- 教师提供一个没有总括句的段落,要求学生补充总括句;
- 教师提供一段不完整的文字,要求学生加上一个佐证材料或例子;
- 教师提供一段不完整的文字,要求学生加上一个总括性的句子;
- 教师只提供一个主题句,要求学生写出几个佐证材料和总括句。
- 单步任务:
- 举例:写作文(包含题目、主题句、例子、总括句)
4.4 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1925-2021)
- 通过观察他人而进行认识个人,环境和行为
- 关注认知因素,诸如信念、自我直觉和期望等
- 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儿童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任务的行为而习得社会行为,这些观察以心理表象或其他符号表征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来帮助他们模仿行为。
波波玩偶实验
4.4.1 交互决定论
交互决定观认为个人、环境和行为是相互影响、彼此联系的; 三者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当时的环境和行为的性质。
4.4.2 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在社会情境下,人们仅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就可迅速地进行学习。当通过观察获得新行为时,学习就带有认知的性质。
观察学习经历的四个过程
注意过程 | 保持过程 | 复制过程 | 动机过程 |
---|---|---|---|
观察者比较容易观察那些与他们自身相似得或者被认为是热门的和有力的榜样。 | 个体储存他们所看到的感觉表象,并且使用言语编码的形式来记住这些信息。 | 学习者复制从榜样情境中观察到的行为,并且将符号表征转换成适当的行为。 | 学习者因为表现出在榜样情境中所观察到的某些行为而受到强化或者激励。 |
观察者模仿动机存在三种来源:
- 直接强化(direct reinforcement),指在模仿行为之后直接给出的强化
- 替代性强化(vicarious reinforcement),指观察者印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
- 自我强化(self-reinforcement),自我强化依赖于社会传递的结果
- 自我调节(self-regulation),通过为自己提供结果来调节情绪、认知和行为的能力
观察学习的应用
- 从教师的角度
- 教授新行为、机能、态度和情感
- 教师的榜样作用:思维过程、好奇心、情绪控制、对他人的尊重;“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 监控学生习得行为的表现;
- 抑制效应:个体看到其他个体因某种反应得到惩罚,个体的类似反应的倾向也会减弱;“杀鸡儆猴”
- 教授新行为、机能、态度和情感
练习题
1、小红不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导致其身体素质低下,他的体育老师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告诉小红只有完成规定的体育训练才能做他喜欢的手工制作活动。体育老师的这一措施利用了()。
A. 蔡加尼克效应 B. 普雷马克原理 C. 踢猫效应 D. 首因效应
解析:
- 蔡格尼克效应(Zeigarnik effect):又称为蔡加尼克记忆效应、“契可尼效应”,是指人们天生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人们之所以会忘记已完成的工作,是因为欲完成的动机已经得到满足;如果工作尚未完成,这同一动机便使他对此留下深刻印象。
- 普雷马克原理(Premack Principle):用高频行为(喜欢的行为)作为低频行为(不喜欢的行为)的有效强化物
- 踢猫效应(Kick the cat):也称为踢狗效应(kick the dog),是一种隐喻,描述在组织或是家庭中位阶较高的人,可能会借由责罚位阶较低的人来转移其挫折或不满,而位阶较低的人也会以类似的方式将挫折发泄给位阶更低的人,因此产生了连锁反应。
- 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
2、反应建立快速,且强化后几乎不会暂停的强化程式() 正确答案:变比强化 解析:变比强化建立的反应速度快且不易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