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一)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人们提出形形色色的教育目的,不管他们承认不承认,实际上都是社会对其成员质量规格的客观需求在他们意识中的反映,是他们所处时代的产物,这就是所谓教育目的社会制约性。 例如: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孟子,“明人伦”,英国——洛克,“绅士教育”

理解两个基本问题

  • 一是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的认识是提出教育目的的必要条件
  • 二是在理解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上,必须警惕庸俗的唯物主义,即那种将社会制约性作机械决定论的理解

(二)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涵义:所谓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有的一种倾向。

基本类型(布鲁巴克《现代教育哲学》):

  • 教育的内在价值:该价值是为了人自己,是内在于教育过程和人的发展当中(教育的理想价值)——实现人的价值
  • 教育的外在价值:为了实现另外的目的而认为此活动有价值(教育的工具价值)——实现社会价值

历史上两种典型的价值取向

  1. 个人本位论:个人本位论者认为,教育目的应当由人的本性、本能的需要来决定,教育的根本的目的就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这就是所谓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卢梭“自然教育”
  2. 社会本位论:社会本位论者认为,教育目的是由社会的需要所决定的,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就是教育要追求的根本目的,教育应该按照社会对个人的要求来设计。代表人物:涂尔干《道德教育论》“社会化”,[德]凯兴斯泰勒

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也有人试图调和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的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分歧,企图实现二者的兼顾和协调,如美国教育家杜威就曾经做过尝试。

(三)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人类社会历史也只能被理解为人的活动的历史。这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人与环境之间的这种双向互动作用表明:人的发展不是环境的被动产物,离开了人的能动性与创造精神的发挥,历史活动将成为不可能。

历史是人的真正自然史。 历史始终是“个体发展的历史”。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我们仍然坚持认为,只有马克思在人的发展问题上第一次作出了全面的科学的解释,并创立了科学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这一学说是他全部理论思想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

  1. 三大社会形态
    1. 资本主义以前的“最初社会形态”
    2. 第二种形态:资本主义社会,客观上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然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制约了人的全面发展
    3. 共产主义是以“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2. 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涵义:马克思是从人的三种关系角度看人的全面发展
    1.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
    2. 从人与社会的关系看:人的道德、社会意识的发展,人是社会关系中的人
    3. 从人与自我的关系看:人的精神、审美、理想信念方面的发展

必然 → 自由

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人的发展,实际上是指在人的劳动能力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包括人的社会关系、到的精神面貌、意志、情感、个性及审美意识和能力上的和谐统一发展。

  1. 准确理解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首先,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的全面发展拓通了道路;
    • 其次,超越人的劳动能力发展,并追求人的发展的更高层次目标是人的解放历程的重要进步;
    • 第三,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进步的根本标识,也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民族的振兴&个人的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