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萌芽阶段

人类 17 世纪以前,所有关于教育的思考和探索都属于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主要代表人物及著作有: 西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中国:孔子、孟子、荀子、《学记》

主要特征: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都散见于其他学科著作中,还没有出现系统的、专门的教育学著作

苏格拉底:问答法(产婆术) 柏拉图《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古罗马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培养》)

孔子:《论语》,启发式 孟子:《孟子》以“性善论”为基础的,更多地尊重人的主题性的教育观 荀子:“性恶论”基础上的教育观,《劝学篇》

《学记》

  1. 国家必须重视教育:“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2. 建立一套完整学校教育制度
  3. 倡导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4. 充分肯定“启发式”教育:“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二)独立形态阶段

捷克 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1632 “近代教育学的奠基之作”,标志教育学学科形成

  1. 主张“泛智教育”:“教育是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艺术。”
  2. 发现并提出学校教育必须遵循的一般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3. 研究且倡导班级上课制

英国 洛克 《教育漫话》1693

  1. “白板说” ,唯理论 vs 经验论
  2. 绅士教育思想

一种有影响的教育思想不仅可以影响学校教育,甚至还影响一个国家的国民性。

法国 卢梭 《爱弥尔》1762

  • 自然教育:顺应儿童发展天性;尊重儿童解放儿童

瑞士 裴斯泰洛齐 《天鹅之歌》1825

  • 教育思想核心: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 必生致力于贫苦儿童的教育
  • 墓志铭:“人类之光”

德国 康德 《康德论教育》(学生林克整理)1803

  1. 教育造就真正的人
  2. 高度重视人的主体性的培养,强调自律的道德水准的养成

德国 赫尔巴特 “传统教育的代言人” 《普通教育学》 1806

  • 标志着教育学的成熟和独立
  • 是传统教育学的奠基之作、扛鼎之作

” 传统教育 ” 和“现代教育”并无价值维度上的优劣之分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

  1.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教育学研究的两大学科基础,那就是哲学和兴趣。赫尔巴特认为哲学决定教育的目的,心理学决定教育的方法。
  2. 赫尔巴特认为学校得以正常的运行,必须倡导严格的管理。传统教育把学生当客体看,严格管理学生。赫尔巴特倡导了著名的五段教学法 1

(三)教育学发展多样化阶段

  1. 朝向实证化方向发展
  2. 杜威教育学问世
  3.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诞生

(四)教育学理论深化阶段

布鲁姆 首创教育目标分类学 1956 布鲁纳 教育过程 1963 赞科夫 教学与发展 1975 巴班斯基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1972

Footnotes

  1. 赫尔巴特提出四段教学法,对欧洲十九世纪后期的教学法影响甚巨,但由于用语并非十分明确,故其门生加以改进,变成「五段教学法」并组成「赫尔巴特学派」,使赫尔巴特的思想能继续存留下来。五段教学法是指如下五个阶段:(1) 预备 (动机、目的);(2) 揭示或传授新教材;(3) 联系 (比较);(4) 总结;(5) 应用。 五段教学法是德国教育家戚勒和莱因基于赫尔巴特的形式教学阶段而提出的教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