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育的概念
一、“道”与“德”
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1(老子,《道德经》25 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道德经》42 章)
- 道是万事万物的总根源!
- 天道:自然事物事实如何的规律;
- 人道,社会行为应该如何的规则。
德:
“道者,物之所共由;德者,物之所共得。”(冯友兰) “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者也。”(朱熹:《四书集注,学而篇》)
- 德:物性、人性
二、道德的概念
- 道是普遍的理,物理与伦理。
- 道乃为人之道,德乃修道有得。道德合用,则指人的行为合于理,利于人,兼具社会规则与个人品性。
- 任何规范,究竟是道还是德,看它存在何处。
- 在个人心中,是内在的心理,那么就是“德”;在个体之外,是社会规范,就是“道”。
- 道德既是社会现象,也是个体现象。
三、德育的概念
- 德育即道德教育,就是培养人的品德的活动。
- 世界各国通行的是小德育:MORAL EDUCATION。
- 不过,我国、目前的德育还兼具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心理教育、法制教育的内容与任务。故称之为“大德育”,有别于“小德育”。
- 未来发展:公民教育、社会教育…?
- 我国学校德育:一般来说,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教导下,以学习活动、社会实践、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为基础,同经过选择的人类文化,特别是一定的道德观念、政治意识、处世准则、行为规范相互作用,自己的感觉、判断、体验,从而生成道德品质、人生观和社会理想的教育。
- 传统德育观与现代德育观之别
- 传统教育强调灌输,没有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 现代德育观从学生生活、兴趣、经验出发
(二)德育的特点
德育的复杂性!
- 事实判断 vs 价值判断——有没有一杯水?vs 这杯水有什么用?
- 物质:拥有即成
- 真理:懂得即成
- 信仰:?
- 道德:?
目的 | 内容 | 形式 | 领域 | |
---|---|---|---|---|
体育 | 体质 | 运动知识技能 | 身体活动 | 生理 |
智育 | 认识 | 科学文化 | 书本学习 | 认知 |
美育 | 创造 | 欣赏 | 情感 | 艺术 |
德育 | 德行 | 道德 | 知行 | 伦理 |
(三)德育的功能
一、功能对象
- 社会功能:政治、经济、文化、生态
- 个体功能:生存、发展、享受
- 教育功能:动机、方向、方法
二、功能方向
- 正向功能:促进
- 负向功能:阻碍
- 后者易爱忽视,但客观存在
三、功能实现
- 初级功能:道德文化形成
- 次级功能:学生品德形成
- 终极功能:道德社会形成
- 结论:德育是慢功细活!
Footnotes
-
【参考译文】有一个东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寂静而空虚,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做“道”。来源于 https://www.daodejing.org/2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