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目录
一、北宋的三次兴学运动
兴学原因:
- 外因——政局动荡、学校萧条
- 中央官学:只有国子监和广文馆
- 地方官学:数量有限且无统一建置
- 内因——养士(学校教育)和选士(科举制度)的矛盾
当太平之朝,不能教育,俟何时而教育哉?乃于选用之际,患才之难,亦山不务耕而求获矣。——范仲淹
三次兴学运动的意义:
- 北宋的学校教育制度,基本上是在三次兴学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
- 比较重视地方学校的建设,重视庶族子弟的出路,重视真才实学者的任用;
- 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育才与选才的矛盾。
1、庆历兴学
简述:宋仁宗庆历年间,范仲淹,失败告终
主要措施:
- 改革太学,推广胡瑗的“苏湖教法”
- 苏湖教法:胡瑗创立的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 分斋而教:
- 经义斋:学习儒家经典、经学、经义
- 治事斋:学习具体的从政事务
- 办学目标——明体达用:能把学习的内容运用到具体的政事当中
- 分斋而教:
- 苏湖教法:胡瑗创立的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 改革科举:
- 考试资格:立听讲日限
- 考生要参加科举——三百天的学校教育
- 已经参加过科举——一百天的学校教育
- 考试程序改革:罢贴经、墨义
- 分三场:考策→考论→考诗赋
- 考试资格:立听讲日限
- 令州县立学
对庆历兴学的评价
- 对官学萧条的改革
- 对太学、地方官学的改革
- 对于养士和选士之间矛盾的改革
2、熙宁元丰兴学
简述:王安石主持,王安石下台后失败
《上仁宗皇帝言书》:教养取任。把对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待遇、人才选拔等结合起来。
主要措施:
- 改革太学:
- 扩大太学规模
- 创立“三舍法”(外舍 2000 人 —(升舍考试)⇒内舍 300 人 —(升舍考试)⇒上舍 100 人
- 行艺:行,学生日常表现;艺,出题考试。
- 上舍生
- 上等:直接授予官职,不经过科举(舍选)
- 中等:免除省试,直接参加殿试
- 下等:继续在太学学习
- 扩建和整顿地方官学:
- 设置诸路学官
- 改变州县有学无教的状况
- 加强地方教育管理
- 为地方官学拨充学田
- 改革科举考试的方法和内容:
- 废除贴经、墨义、诗赋,只考经义、策论
- 编纂《三经新义》作为科举考试经义科的主要内容
3、崇宁兴学
简述:北宋末年宋徽宗时期,蔡京主持,主要的倾向是恢复王安石时期的熙宁元丰兴学的一些措施。
主要措施:
- 太学重新推行三舍法并建辟雍,作为太学的“外学”
- 普遍设立地方官学,并实行三舍法,地方官学上舍生的考试与太学的外舍的招生相结合起来,建立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相联系的学制系统
- 废除科举,学校取士→科举和舍选并行的制度
- 恢复、扩建专科学校,书学、画学等
二、明清国子监
明代置南、北两监(南雍、北雍),清顺治诏改明北监为清国子监,袭明制,作为最高学府及行政管理机构。
机构设置: 内部:“五厅六堂” 五厅:
- 绳愆厅——主管师生的思想行为
- 博士厅——主管教学
- 典籍厅——主管读书
- 典簿厅——主管后勤、档案
- 掌馔厅——主管食堂、学生饮食
六堂: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 又可分为三级:
- 高年级:率性
- 中年级:修道、诚心
- 低年级:广业、崇志、正义
清置彝伦堂,维护皇权在国子监的地位。
学生来源:
- 贡监(有岁贡、选贡、恩贡与纳贡)——府州县学生员选贡
- 举监——会试下第举人
- 荫监——品官荫一子入监
- 例监——以财进身
- 夷生——留学生
明初南监生待遇:米面、菜肴、佐料、衣、被、靴袜、灯油、纸札、免役、疾病丧事婚聘钱财省亲费用
国子监的官员及其职责
各级人员职责:
- 祭酒是国子监中地位最高的管理人员,司业设左、右 2 人,协助祭酒处理国子监一般事务,并对六堂学生的学业等方面进行宏观控制。
- 博士与助教、学正、学录专门负责教学。博士是国子监中控制教学的核心人物,而助教、学正、学录则是根据博士的教学要求从事具体教学的人。
- 典簿“职掌文案,凡一应学务并支销钱粮、季报课业文册等项,皆须明自稽考”。
教学制度:
- 升级与积分制
- 监生历事制
- 明太祖建立明朝后,实施了监生历事以应对明初官吏的缺乏。监生历事制度就是监生在外历练政事的一项制度,它把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对培养官员的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学规:
- 尊敬师长;
- 遵守朝中礼仪制度;
- 遵守国子监各项管理制度。
三、宋代科举改革
1、改革考试程序 变化:(唐代)省试、复试→(宋代)省试、殿试
- 客观原因:科举考试的过程当中出现了一些弊端:考试作弊,主考官和考生相互勾结。
- 主观原因:加强皇帝的专制统治,加强封建的专制。
2、改革考试科目与方法 考试科目
- 常科
- 文举
- 进士科
- 诸科
- 武举
- 文举
- 制举
考试方法变化:(唐代)重诗赋→(宋代)重策论
3、增加取士名额 原因:提高取士的名额来笼络知识分子 对增加取士名额的评价
- 积极方面:笼络了知识分子,大家对朝廷更加忠诚;选拔了更多人才。
- 消极方面:取士名额的增加,必然会影响人才的质量;官僚体系更加庞大,增加了劳动人民的负担。
4、提高考生地位与待遇
- 知名学者、及第者的地位高、待遇优;
- 体恤久考不中者
5、严格考场制度
- 实行“别头试”,限制达官子弟的特权;
- 按榜引座,加强考场管理;
- 制定严格的试卷行文、声律规则;
- 实行封弥誊录制度,杜绝评卷时徇私舞弊;
- 建立锁院制度,割断考官与外界的联系。
四、明清科举定制
科举制度发展的大致脉络
- 隋唐时期——科举的创立期
- 两宋时期——科举的改革期
- 明清时期——科举的定型期
- 近代以后——科举废止
1、定周期:三年大比制
2、定资格:科举必由学校
- 隋唐的时候,科举考生有乡贡(不由学校)、有生徒(经由学校)。→北宋进行三次兴学运动,但是最终也没有真正的解决学校和科举之间的矛盾。→到明清以后,从制度上确立了,只有学校出身的人才能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
3、定科目:进士科 科目众多:不利于人才选拔时候的公平性;不利于科举的管理。
4、定程序:四级考试制度
- 童试:不是正规的科举考试,而是科举的资格考试
- 入学考试:中者获得在地方官学学习的资格,称生员或秀才、庠生等
- 岁考:每年一次的考试
- 科考:列一二等及三等前茅的,可获得科举资格
- 乡试:国家级考试,主考官为皇帝选派,严格意义上科举的第一级考试。分三场进行,每场三天,农历八月初九考第一场,十二日考第二场,十五日考第三场。其中试者称为“举人”。举人的第一名称为解元。
- 会试:在京城举行,中者称为“贡士”,贡士的第一名被称为会元。
- 殿试(廷试):与会试几乎为等额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中第者成为“进士”,分三甲发榜。
- 凡是头甲,都由皇帝钦点。头甲是三名,赐进士及第,头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 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 “三元及第”“连中三元”(黄观、商辂;钱棨、陈继昌)
5、定方法:八股取士 八股文的特点:
- 题目一律采用四书、五经中的原文;
- 内容诠释必须以程朱理学派的注释为准;
- 结构体裁有固定的格式;
- 规定字数及书写款式。
6、定流程
- 考生报名
- 科场与贡院
- “号房”或“号舍”
- 墨卷与朱卷
- 录取标准与名额
科举舞弊的防范:
- 考官内外分帘,各司其职,相互节制;
- 详定考具种类规格,强行搜检,严禁挟带;
- 考官回避制度(与考官相关的人员不能参加考试);
- 保结与学册制,实行严格的学籍管理;
- 奖励检举与治罪连坐。
作弊类型:夹带,通关节,枪替
科举案的处理:轻则从军,重则砍头;雍正年间“维民所止”案
科举评析 对政治:
- 开放了官僚系统,通过自由报考、自由竞争及规范化的考试,使得庶族地主和一般平民有机会通过“公平竞争”而成为官僚系统的成员;
- 科举力图改变选拔官吏只重品行、门第,而忽视知识才能之弊端,具有一定的客观性,故而也确实选拔了一批有才之士和政治家。
对教育:
- 凭成绩录取,专重才能。这就促使考生留意学问,勤于举业。
- 造就了数量庞大的科举人口。他们以“知识”为谋生手段,从事教育事业,直接推动了民间基础教育的发展。
- 科举制度的改革对当今考试制度都有一定的影响,如考试的标准化、考试的管理等方面。
- 造成空疏无用学风。
对社会风气:
- 促使人们尊重知识,勤奋读书,出现了“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的社会风尚,甚至连某些权贵子弟也刻苦攻读。
- 造成了“学而优则仕”的学术风气,使入仕成了读书求学的唯一目标,养成士子利禄之性。
五、书院的产生、性质与发展
唐初,丽正书院、集贤殿书院——藏书之院 唐末,作为教学机构的书院出现 五代时期,讲学书院增多 宋元明清时期,书院真正地兴盛起来。
书院产生的原因:
- 社会方面:由于社会动乱,学校教育受到一些影响,一些学者为了躲避战乱,选择在隐蔽之地继续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活动。
- 国家政策方面:自唐末以后,国家在人才选拔方面重科举轻学校,使得官学发展受到影响,为保障学术研究的继续开展,书院在此政策背景下应运而生。
- 宗教影响方面:由于佛教对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佛教的讲经、修行等制度也对书院的产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书院的性质:新型、特殊、高层次的私学
- 新型:从先秦到汉代以后,私学分为传授民间基础文化和进行经学研究两种,没有书院。
- 特殊:书院名义上虽然是由学者自行创办的私学,但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又和官府有着密切的关系。
- 高层次:书院不讲基础文化知识,主要开展高层次的理学研究。
宋代书院的发展:
- 北宋初期——繁荣期
- 北宋中后期——逐渐沉寂(三次兴学注重学校教育发展)
- 南宋以后——复兴并达到鼎盛
明代书院的发展:
- 明初——沉寂期
- 弘治至嘉靖年间——开始兴盛(湛王学派的讲学促进了学院发展)
- 明末——四次遭到禁毁
- 嘉靖年间两次毁书院——学术相关
- 万历年间的禁毁书院——政治相关(张居正)
- 天启年间的禁毁书院——政治相关(魏忠贤,针对东林党人)
清代书院的发展
- 沉寂期:顺治至雍正十一年。
- 官学化:雍正十一年,国家重点扶植省会所在地的书院,希望能够把书院纳入到官学体系当中,书院数量猛增。
- 举业化:将书院教育纳入科举考试的框架。
著名书院:
- 北宋六大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茅山书院
- 南宋:丽泽书院(吕祖谦),象山书院(陆九渊)
- 明清:龙冈书院(王阳明),东林书院,诂经精舍,学海堂
书院的组织和管理
书院的组织:一个书院一个老师=书院的创办者=书院的管理者=书院的教学人员, 山长负责制
书院的课程:
- 为学生提供读书安排,主张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则以答疑、讨论的方式授课;
- 教师讲课更多的是答疑、讨论的方式。
书院的学规:表明书院的办学的目的和学生修业品德的规定。 例如朱熹制定的 白鹿洞书院学规:它体现的是书院的一种办学的精神,书院的一种最高纲领。
书院教学的特点:
- 教学和学术相结合;(官学的目标:培养入仕人才 vs 书院的目标:学术研究)
- 自由讲学和自由听讲相结合——讲会制度;“朱张会讲”“鹅湖之辩”
- 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重在启发引导;
- 师生关系民主和谐,关系融洽;
回看书院,形式上的坏处虽然也有,但上面所举学校的坏处(指师生间没感情、采用一种机械的教学法等),则都没有。一来是师生感情甚笃;二来,没有教授管理,但为精神往来,自由研究;三来,课程简而研究周,可以优游暇豫,玩索有得。——毛泽东
六、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思想的理论基础:
1、理在气先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文集》卷 58
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语类》卷 1
2、性即理
性只是理,以其在人所禀,故谓之性。——《朱子语类》卷 5
3 、“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
- “天命之性”:即“理”,是孝悌、忠信、仁义、礼智等道德本能。微妙而难显现。
- “气质之性”:来自人的形体,即知觉、言语、动作、思虑等生理与心理的机能。常产生偏差。
教育作用:“明明德”与“变化气质”
- “明明德”
禀气之清者为圣为贤,如宝珠在清冷水中;禀气之愚者为愚为不肖,如珠在浊水中。所谓明明德者,是就浊水中揩拭此珠也。——《语类》卷 4
- “变化气质”:气质之性去恶扬善;天命之性的微妙之处显现出来。
朱熹论教育目标:明天理灭人欲
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学者须革尽人欲、复尽天理,万始是学。——《语类》卷 13
天理作为本体来说是一种宇宙万事万物发展的规律,是一种本原,落实到社会、人伦道德上就是“三纲五常”
-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 五常:仁、义、礼、智、信
教育阶段:
古之教者,有小学,有大学,其道则一而已。
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兄等事。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小学集解·辑说》
人生八岁,……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大学章句序》
小学之事,知之浅而行之小者也;大学之道,知之深而行之大者也。——《小学集解·辑说》
主要教育原则方法:
1、居敬穷理
敬:
- 严肃的态度,“敬是不放肆的童思”
- 谨慎小心的态度,“敬只是一个畏字”
- 精神专一或始终一贯的态度,“主一只是专一”,“敬者守于此而不易之谓”,“敬是始终一事”
2 、自动和适时启发
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不干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自家不得。——《语类》卷 119
道不能安坐等其自至,只待别人理会,来放自家口里。——《语类》卷 8
指引者,师之功也。——《语类》卷 8
3、循序渐进
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而后教以远者大者。——《语类》卷 8
4、知行结合
徒明不行,则明无所用,空明而已;徒行不明,则行无所问,冥行而已。——《续近思录》 卷 2
读书的重要性: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穷理之要,必在于读。——《性理精义》
朱子读书法的主要内容:
- 循序渐进——读书的“量力性”
- 熟读精思——读书的“巩固性”
- 虚心涵泳——读书的“客观性”
- 切己体察——读书的“实践性”
- 着紧用力——读书的“积极性”
- 居敬持志——读书的“目的性”(最终目标)
对朱子读书法的评价:
- 集读书法研究之大成,奠定了古代读书理论的基础
- 六条“读书法”相互联系,有机结合,是一个完整的读书、求学、进业的程序和步骤
- 六条“读书法”均有其合理因素
- 过分夸大“读书穷理”的作用,造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把书本当作教条的不良学风
七、王阳明的教育思想
王阳明( 1472 年 10 月 31 日—— 1529 年 1 月 9 日),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理学心学派的杰出代表。
教育的作用与目标:“致良知”
- 程朱理学派:性即理
- 陆王心学派:心即理
- 陆九渊: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 王阳明:心外无事,心外无理,故心外无学。
致良知 致:到达,达到(含有实践的因素) 良知:宇宙的本体
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上
致知必在于格物。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大学问》
教育内容:
1、肯定读经的意义,但反对盲从经书
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而六经之实,则具于吾心,犹之产业库藏之实积,种种色色具存于其家,其记籍者,特名状数目而已。——《稽山书院尊经阁记》
六经者非他,吾心之常道也。——《尊经阁记》
2、反对训诂、记诵、辞章之学
三代之学,其要皆所以明人伦。——《大学问》
非若后儒所谓充广其知识之谓也。——《大学问》
记诵之广,适以长其傲也;知识之多,适以行其恶也;闻见之博,适以肆其辩也;辞章之,适以饰其伪也。——《传习录》中
教学原则和方法
1、知行合一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传习录》中
2、静处体悟
前在寺中所云静坐事,非欲坐禅入定,盖因吾辈平日为事物纷拏,未知为己,欲以此补小学收放心一段工夫耳。——《与辰中诸生书》
3、事上磨炼
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传习录》下
4、随人分限所及
- 量力而行(施教)
- 循序渐进、施教有序
- 因材施教
儿童教育论
1、批判童蒙教育中“儿童教育成人化”、忽略儿童兴趣与天性的现状
若近世之训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彼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窥避掩覆以遂其嬉游,设诈饰诡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是盖驱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得乎?——《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2、儿童教育应该遵循的原则: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激发儿童的兴趣
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3、教育内容:诱之诗歌,导之习礼,讽之读书
八、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王夫之:反理学思想家
思想基础:唯物主义哲学观
- 理在气中,气无非理。
- 理依气而存在,气先理后。
人性论与教育作用:人性是后天形成的,它不是与生俱来的。
性者,生理也,日生则日成。——《尚书引义》卷 3
理欲统一的道德教育观
有欲斯有理。——《周易外传》 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而别有理也。——《读四书大全说》卷 8 理与欲皆自然而非人为。——《张子正蒙注》
教育过程论:
- 王夫之——知行并进
- 朱 熹——知先行后
- 王阳明——知行合一
行可兼知,知不可兼行。——《尚书引义》卷 3
教学论:
1、学思结合
致知之途有二:曰学曰想。……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四书训义》卷 6
2、立志
意者,乍随物感而起也;志者,事所自立而不可易者也。
“意”与“志”
- 庸人有意而无志:只有感觉,没有坚定的志向。
- 中人志立而意乱之:立下心向,但志向不稳固。
- 君子持其志以慎其意:坚持志向,很谨慎小心。
- 圣人纯乎志以成德而无意也:只有志而没有意。
3、有序而不息
事理皆有大小精粗之分: 事之粗小→事之精大→粗小之理→精大之理→大小精粗理之合一
教师论
1、教师自身的示范作用
主教有本,躬行为起化之原;谨教有义,正道为渐摩之益。——《四书训义》卷 32
2、知识传授角度
欲明人者先自明,博学详说之功,其可不自勉乎?——《四书训义》卷 38
九、颜元的教育思想
颜元:实学思想家,代表贫民阶层的思想体系
对传统教育的批判:
1、坏人才
千余年来,率天下入故纸中,耗尽身心气力,作弱人、病人、无用人者,皆晦庵为之也。
晦庵:朱熹
读书愈多愈愚,审事愈无识,办经济愈无力。——《朱子语类评》
2、灭圣学(传承) 圣学:周孔之学
八股行而天下无学术,无学术则无政事,无政事则无治功,无治功则无升平矣!故八股之害,甚于焚坑。——《习斋言行录》卷下
3、厄世运:败坏社会风气
教育作用论:安天下、成个性
- 安天下——社会功能
- 成个性——个体功能
昔人言,本原之地在朝廷,吾以为本原之地在学校。——《习斋记余》卷 9
人才为政事之本。——《习斋记余》卷 1
光明能视即目之性善,其视之也则情之善,其视之详略远近则才之强弱,皆不可以恶言。——《存性编》卷 1
人之质性各异,当就其质性之所迁,心志之所愿,才力之所能以为学,则易成圣贤。——《四书正误》
实学的教育内容:漳南书院六斋:文事、武备、经史、艺能、理学、帖括。
教育方法:“主动”“习行”(实践)
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天下动则天下强。——《习斋言行录》卷下
为学为教,用力于讲读者一二,加功于习行者八九。——《存学编》
梁启超评价颜元的教育思想:动学代静学,活学代死学,实学代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