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教育的特点:
- 儒家教育思想开始成为主流。
- 学校教育制度从汉代开始形成,到唐代逐步完善。
- 选士制度:汉代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唐代科举考试制度
- 教育思想的发展:汉代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魏普南北朝时期儒学思想受到冲击→唐代韩愈重振儒学
董仲舒独尊儒术
汉武帝之前的统治思想:黄老学派
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
政治上推行无为而治,学术上推崇诸子百家。
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焉。——《汉书·董仲舒传》
魏其:窦婴 武安侯:田蚡
荀子
浮邱伯
申公
赵绾——郎中令
王臧——御史大夫
设立“五经博士”
董仲舒的“天人三策”
- 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推崇孔子思想,降低百家地位
- 立学校之官——设立学校培养人才
- 州郡举茂才、孝廉——采用察举制度选拔人才和官吏
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的理论基础:《春秋公羊传》 董仲舒认为《春秋》的核心思想:大一统思想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董仲舒传》
独尊儒术(而非“儒学”)
- 术:事实上是一种应用,就是把儒家的思想运用到治理国家上。
在政治上,汉武帝推崇的独尊儒术背后依然暗藏着法家的治国思想。
独尊儒术对汉代教育的影响
- 确立了教育为治国之本的地位。尊儒必推崇教育,重教兴学成为汉代乃至以后历代的一项基本国策。
- 儒家经学成为教育的主体内容。儒家五经占据了博士官学的全部位置,压倒其他一切学科,成为主体教育内容。
- 形成了群士归宗攻读儒经的社会风尚。攻读儒经的动力主要来自对功名利禄的追求。
汉代太学
汉代学校体系:
- 中央官学:太学、鸿都门学
- 地方官学:州学、县学、郡国学
汉代太学的兴办与发展
太学的创办:元朔五年(前 124 年),汉武帝为五经博士置 50 名博士弟子,标志着汉立太学的开端。 西汉太学的发展:明帝时为一百人,宣帝时为二百人,元帝时达千人,成帝时增至三千人。王莽时筑舍万区,建“太学城”,博士弟子达一万余人,形成了“诸生横巷”的文化盛况。 东汉太学复兴:建武五年( 29 年),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城东南的开阳门外重建太学。顺帝永建元年( 126 年),扩建太学。其后,太学生人数多至三万人。
太学的师生
太学的教师(博士)
- 太学博士资格
- 儒林之官,四海渊源,宜皆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故谓之博士;
- 汉代博士一般要求在 50 岁以上;
- 西京博士,但以名流为之,无选试之法。中兴以来,始试而后用,盖既欲其为人之师范,则不容不先试其能否。(《文献通考·卷四十·学校一》)
- 东汉时有专门的“具保状”,除精通经学、兼览众书、品行端正、身体健康诸条件外,要求有教授门徒 50 人以上的经历。
- 博士的地位:秩卑而位尊
- (经济地位)博士的官秩:四百石(西汉初期)→比六百石(西汉后期)→六百石(东汉,大约相当于县令的官秩)
- (政治地位)
- 博士升迁:汉代博士 178 人,初迁可考者 50 人,其中直升九卿者 4 人,任郡守、尉、诸侯王国相、太傅者 15 人,任诸大夫、侍中者 18 人,任刺史、州牧者 5 人。按官秩划分,秩比二千石以上者 36 人,八百石以上者 8 人,即超迁者占 88 %。
- 皇帝讨论一些重大的国策的时候,要征求博士的意见。
官员的俸禄:
三公:万石
九卿、郡国长官:二千石
大县县令:六百石至千石
- 博士的教学:必须遵守师法家法
- 师法即师承关系,其核心在于辨明师承关系;家法即学术流派,侧重于传经内容(“章句”)。
- 师法家法的影响:
- 积极方面:师法家法是经学权威性的标志和学派的分野,是构成师生之间紧密联系的一根纽带,不仅有学术上的承继关系,而且有政治上的依存关系。同时也开创了汉代求师问学和尊师重道的学风。
- 消极方面:束缚了教师讲学的一种灵活性和自由度,不利于学术的发展。
东汉十四家博士
施、孟、梁丘、京氏《易》;欧
阳、大小夏侯氏《尚书》;
齐、鲁、韩氏《诗》;
大小戴《礼》;
严、颜氏《春秋》。
东汉张玄“少习《颜氏春秋》兼通数家法”
“及有难者,辄为张数家之说,令择其所安。”
“诸生上言玄兼说颜氏、严氏,不宜专为颜氏博士,光武且令还署。”
太学的学生(太学生/博士弟子/诸生)
- 招生途径:
- 太常择民年十八以上,仪状端正者,补博士弟子。
- 郡国县官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出入不悖,所闻令、相、长、丞上属所二千石。二千石谨察可者,常与计偕,诣太常,得受业如弟子。
- 学习和生活
- 弟子随博士学习,基本上是个别教学;
- 以自学研究和讨论式教学为主,太学博士基本上是专经教授的,但太学生则不见得只学一经;
- 太学生虽然不用缴纳学费,还可以免除徭役赋税,但是日常学习和生活开支必须自理。
- 考试与结业:射策
- 太学首创一岁一试的制度“设科射策”,进行抽签考试,按成绩等第,分别授给不同的官职。
- 西汉后期:甲科四十人为郎中,乙科二十人为太子舍人,丙科四十人补文学掌故。
- 太学生干政:
- 有发头陀寺,无官御史台
- 东汉后期两次 “党锢”事件
汉代选官制度——察举制
察举制的建立与发展
开端
(文帝)朕之不德、吏之不平,政之不宣,民之不宁,四者之阙,悉陈其志,毋有所隐。——《汉书》卷 49
察举制制度化是在汉武帝时期
(建元元年)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丞相绾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奏可。——《汉书·武帝纪》
察举制度的正式制度化的标志:
(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书。武帝纪》
孝廉科的设立意味着选士进入制度化:
- 固定的选拔的时间,有选拔的主体,有选拔的标准
- 确立察举责任制
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汉书·武帝纪》
(王莽时期)赦小过,举贤才:诸有臧(赃)及内恶未发而荐举者,皆勿案验。——《西汉年纪》卷 30
察举科目、方式
科目
- 常科:定期举行。包括孝廉科和茂才科。
- 特科:不固定时间举行。贤良方正、童子科、明经科等。
孝廉科 | 茂才科(秀才科) | |
---|---|---|
频率 | 元光元年(134 年)始,岁举 | 西汉特举、东汉岁举 |
实施主体 | 郡国 | 州 |
选拔标准 | 重德行 | 重才干 |
对象 | 官民皆举 | 多为现任官吏 |
目的 | 在家为孝子,出仕为廉吏 |
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皆饿,不宜干人。”令以为贤,举为孝廉。——《后汉书·袁安传》
方式:
- 西汉:以察为主,不重考试
- 东汉:左熊改革案
郡国举孝廉,限年四十以上,诸生通章句,文吏能笺奏,乃得应选。其有茂才异行,若颜渊、子奇,不拘年齿。——《汉书·顺帝纪》
对察举的评价
积极影响:
- 使孔子“举贤才”和“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在汉代开始获得了制度上的落实;
- 给教育带来巨大的利益驱动;
- 察举与学校教育各为一途,它们之间尚未建立制度上的联系,更谈不上衔接关系。
察举流弊:
- 贵戚高官横加干扰取士。贿选:“吾阳成八千万不为孝廉河东公府掾史五曹治”(1960 年北京怀柔东汉墓中出土砖刻)
- 主管官员察举不力,所举之士名实不符
- 沽名钓誉成风
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另有别称九品官人法/九品中正官人法
九品中正制的创立和具体程序
东汉末:综核名实 三国曹操:唯才是举、重才轻德;置大小中正官、查考士庶人物,评立九品。 建安二十五年( 220 年)修订九品中正法,形成制度。
具体程序:
- 在州和郡设置中正官,品第人物
- 品第标准:(客观——品)家世,(主观——状)品德、能力
- 定品级,共九级,即九品
- 中正官将士人分成九个品级: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故称九品
- 建立档案
- 中国人事档案制度的开端
- 按品授官(品第越高,官职越大)
- 清定品级:三年一清定、核查
对九品中正制的评价
积极作用:
- 选士制度的革新,是察举制的发展
- 中正官的设置使选士步入独立化和专门化轨道;
- 由分科推荐改为分等定品,考察标准呈现出量化趋势;
- 品评人物的导向由民间舆论转入官方定夺。
- 使选士制度向“综核名实”前进了一大步
- 以功能居上为导向,以唯才是举为原则;
- 动态的考核标准为朝廷选官提供了比较全面、真实的依据。
- 清定制度,相比“终身制”而言,更有助于士人进取和仕宦者忠于职守、廉洁奉公。
消极影响:
-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影响知识分子的学习积极性,公卿不学无术,学校废弛无常;
- 魏末晋初后,中正官逐渐为士族垄断,使选举权、被选举权及用人大权,均为其把持,品第遂成门第的代名词;
- “三难”:人物难知、爱憎难防、情伪难明
唐代学制
唐代学校系统“六学二馆”
国子监六学:(普通教育)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专科教育)书学、律学、算学 二馆:弘文馆(修文馆、昭文馆)、崇文馆(崇贤馆)
六学二馆各有定额
各类官学招生对象
- 国子学——三品即以上官员子孙
- 太学——五品即以上官员子孙
- 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七品以上官员子弟及庶民俊秀者
唐代学校行政管理与制度
师生来源:
- 教师:博士、助教、直讲
- 学生:按社会地位进入相应的学校
入学制度:束脩礼
- 束多少由国家统一规定,视学校等级不同而有区别
- 体现:尊师重教
课程设置
- 专业课——九经
- 《诗》《书》《礼记》《仪礼》《周礼》《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 按照字数多少有分为大中小经
- 大经:《礼记》《左传》,三年/部
- 中经:《毛诗》《周礼》《仪礼》,两年/部
- 小经:《易经》《尚书》《公羊传》《谷梁传》,一年半/部
- 要求学生:通两经,一大一小或两中经 / 通三经,大中小各选一部
- 选修课——前四史(《史记》《前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国语》《说文》《字林》《三苍》《尔雅》等)
- 公共必修课——《孝经》《论语》,《老子》(唐玄宗时期),一年/部
- 教材——《五经正义》(孔颖达)、开成石经(十二经)
学校管理
- (针对学生学业)淘汰与留级制度:主要针对学无所成、不堪教诲者;
- (针对学生品行)制裁与解退制度:主要针对轻视、侮辱师长者。
- 休假制度:
- 常假:旬假、田假(15 天)、授医假(15 天),后两种假因路途遥远可延长
- 制假:传统节日、祝日
唐代学制的特点:
- 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比较完备的学制体系;
- 官学系统的封建等级性鲜明;
- 学校与科举的关系极为密切;
- 普通学校与专门学校兼顾;
- 管理制度日趋健全;
- 扩大了国际国内的交流。
唐代科举制
科举制度:采取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官吏的一种制度。
科举产生的原因和程序
开端:隋炀帝大业三年( 607 年)创设进士科,以考试策问为主,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开始。
科举产生原因:
- 打击士族地主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 补充官吏队伍,满足庶族地主参与政权的愿望;
- 笼络知识分子。
考生来源:
- 生徒——在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上学的在校生,学校内考试合格,便可以直接参加朝廷尚书省主持的考试。家庭出身比较好。
- 乡贡——不在学校上学的社会知识青年欲参加科举考试的,可以向所在州、县官府报考。身份比较复杂。
- 宾贡——友好邻国派遣留学生到太学学习后参加尚书省主持的科举考试。
具体程序:
阶段 | 主考部门(官) | 报考时间 | 考试时间 | 考试资格 |
---|---|---|---|---|
省试:由尚书省主持的考试,是唐代科举的第一级考试。 | 吏部考功员外郎→礼部侍郎 | 农历 11 月份 | 农历第二年 3 月份 | 必须有担保 |
复试:由尚书省吏部主持 | ||||
授官:通过复试,授予官职 |
考前“行卷” 方式:
- 考生把自己一生的代表作提交给礼部;
- 考生自己托关系,找权贵“投卷”
内容:不一定是经学作品,还有诗、赋、传奇、戏剧等等。
复试标准:书言身判
及第后的荣耀:曲江宴、杏园宴、题名会(如“雁塔题名”)
慈恩寺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注:这句诗写于自居易二十多岁时中进士,在同一科的进士中最为年轻,得意之余挥笔写下此诗句。
落地后的失意
晓月难为光,愁人难为肠。谁言春物荣,岂见叶上霜。——孟郊《落第》 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孟郊《再下第》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科举的科目与方法和科举的影响
科目
- 选拔普通人才:
- 秀才科:贞观后停试
- 明经科:以经书为主
- 进士科:以诗赋为主
- 选拔专门人才:
- 明法科:律令
- 明字科:文字
- 明算科:数学
地位:进士>明经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唐太宗在位 23 年间,共录取进士 205 人,高宗和武则天统治的 55 年中录取进士 1000 余人。
考试的方法:
- 帖经:类似于填空题
- 墨义与口义:简答题,笔试与口试
- 策问:试题主要考查一些政治、礼仪、文教和军事等方面的问题
- 诗赋:每场考试考生要写一首诗、一篇赋,有固定的格式和字数规定,主要考查考生的文采和思想。
科场诗举例: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祖咏《终南山望余雪》
科举的影响
- 积极影响:
- 科举把选才与育才统一了起来,把选拔人才的权力集中于中央,满足庶族地主参与政权的欲望;
- 科举力图改变选拔官吏只重品行、门第,而忽视知识才能之弊端,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公平性;
- 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提高了知识分子求学的积极性;
- 养成了读书的社会风气;
- 对国外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 新罗的科举制度一直持续到 1895 年;
- 越南的科举制度一直持续到 1915 年…
- 消极影响:
- 学校逐渐成为科举的附庸,学校教育受到了科举的限制,科举的内容同时成了学校的教学内容,科举成了学校教育的指挥捧。
- 科举使士子们醉心于“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美梦之中,把毕生精力消磨于科场之中。
- 科举本身存在着不少弊端。
《颜氏家训》中的家庭教育思想
颜之推:南北朝时期(南朝梁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出身于经学世家,一生曾四朝(梁朝、北齐、北周、隋朝)为官。
《颜氏家训》的地位:家训的规范,家训的鼻祖
家庭教育思想:
1、家教奠基,父母有责
禁童子之暴谑,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止凡人之斗阋,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
2、家教儿婴孩,勿失良机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勉学》
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勉学》
3、偏宠有害,严教是爱(不溺爱、不偏爱)
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教子》
王大司马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城时,为三千人将,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 梁元帝时,有一学士,聪敏有才,为父所宠,失于教义。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一行之非,揜藏文饰,冀其自改。年登婚宦,暴慢日滋,竟以言语不择,为周逖抽肠衅鼓云。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教子》
4、注意环境的影响
- 自然环境
- 社会环境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慕贤》
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治家》
5、重视家庭的语言教育
吾家儿女虽在孩稚,便渐督正之。一言讹替,以为己罪矣。云为品物,未考书记者,不敢辄名。——《音辞》
6、重视儿童心理观察
人之虚实真伪在乎心,无不见乎迹,但察之未熟耳。一为察之所鉴,巧伪不如拙诚,承之以羞大矣。——《名实》
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舆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试儿。——《风操》
韩愈的教育思想
韩愈:
- 两次担任四门学博士,四次担任国子学博士,也担任过国子祭酒。
- 典型的“卫道士者”——捍卫儒学之道,传承和延续先秦儒学的道统
- 儒学地位的变化: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思想→魏晋南北朝:儒学受到外来思想的冲击,尤其是佛教和道教思想,儒学地位有所下降→隋唐两代:采用“重振儒学 兼容佛道”的文教政策,佛教道教的影响仍然很大
韩愈的教育思想
人性:“道”在人个体身上的体现
董仲舒将人性分为三种:
- 圣人之性
- 中民之性
- 斗筲之性
韩愈“性三品”观点
继承了董仲舒的思想,与孔子“孔子‘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一脉相承
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原性》
上之性就学而愈明,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下焉者畏威而寡罪。是故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也。——《原性》
情是性的外在表现——“接于物而生者也”
- 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上品之性能克情;中品之性,其情不能恰如其分;下品之性,为情所御。
教育的作用:顺性而绝情。
学生李翱对其思想的发展:复性说,后成为宋明理学的基础。
《师说》——教师论
教师的任务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教师的标准:掌握道、传播道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关于师生关系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与弟子。……不耻相师
《进学解》——学习论
1、关于学习态度;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2、关于学习的方法——博约结合
- “读书患不多”,贪多务得、俱收并蓄;提要钩玄、含英咀华,提纲挈领;
- 把学习与独创结合起来:“师其意不师其辞”,“闳其中而肆其外”;
人才理论
1、关于人才的培养
- 整顿国学,重视学校教育;
- 改革招生制度,扩大招生范围;
- 严格选拔学官,整顿教师队伍。
2、关于人才的选拔:斥责科举选士之弊及科举内容的不合理。
3、关于人才的使用
- 礼遇人才,提高人才的待遇
- 重用人才,做到人尽其才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