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西周教育
政治上:分封制度 经济上:井田制 教育上:官学系统
西周学制系统
- 国学(设于国都)
- 大学(15 岁以上,学制一般为 9 年):
- 天子所设大学(五学)
- 辟雍(中)
- 东序(东)
- 成均(南)
- 瞽宗(西)
- 上庠(北)
- 诸侯所设大学——泮宫
- 天子所设大学(五学)
- 小学(8-15 岁)
- 大学(15 岁以上,学制一般为 9 年):
- 乡学(地方政府创办的学校)
- 塾 设立于闾
- 庠 设立于党
- 序 设立于州
- 校 设立于乡
5 家=1 比 5 比=1 闾 → 25 家设立一塾 4 闾=1 族 5 族=1 党 → 500 家设立一庠 5 党=1 州 → 2500 家设立一序 5 州=1 乡 → 12500 家设立一校
“学在官府”的教育行政体制是一种理想化的学制体系
“学在官府”
- 礼不下庶人
- 政教合一——只有政府有资格创办学校
- 官师一体——官吏兼任教师
惟官有器而民无器;惟官有学而民无学;惟官有书而民无书
西周教育内容核心——六艺
六年,教之数与方名. 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 九年,教之数日. 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 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 二十而冠,始学礼。 ——《礼记·内则》
六艺
- 大艺:礼乐射御
- 小艺:书数
周宣王时太史籀作大篆十五篇,《史籀篇》者,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 ——《汉书。艺文志》
书:写字和用字的方法——六书
- 造字法:象形、指示、会意、形声
- 文字使用法:转注、假借
数(九数):方田、粟米、差分、少广、商功、均输、方程、不足、旁要
- 《九章算术》的源头
礼(周礼)——政治伦理课
- 关于贵族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上下尊卑关系的规定;
- 关于贵族的衣食住行、婚嫁丧葬等一切行为规范;
- 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周乐——综合艺术课
中国旧时的所谓乐,它的内容包含得很广。 音乐、诗歌、舞蹈,本是三位一体可不用说,绘画、雕镂、建筑等造型美术也被包含着,甚至于连仪仗、田猎、肴馔等都可以涵盖。 ——郭沫若《公孙丑及其音乐理论》
六乐:《云门大卷》、《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六套乐舞
射(射箭) 五射:
- 白矢:箭穿靶子而箭头发白,表明发矢准确而有力;
- 参连:前放一矢,后三矢连续而去,矢矢相属,若连珠之相衔;
- 剡(yǎn)注:谓矢行之疾;
- 襄尺:(一种规范)臣与君射,臣与君并立,让君一尺而退;
- 井仪:四矢连贯,皆正中目标。
御(驾车) 五御
- 鸣和鸾:和在车轼上,鸾在衡上。“和”“鸾”都是车上装饰的铃铛,车行时,它们所发出的节奏要统一合适,这是为了调试驾车的节奏;
- 逐水曲:沿着曲折的水沟边驾车前进,训练御者在路面情况糟糕时的控制车的能力;
- 过君表:插着旗子的辕门,门中放置一些石墩为障碍物,车驶入辕门,车头两边与石墩的间隙只有五寸,车手要恰到好处从中经过;
- 舞交衢:车在交叉道上,往来驰驱,旋转适度,似乎跟在舞蹈一般,很有节奏;
- 逐禽左:驱车追赶禽兽,并把禽兽阻拦在左边,以便射猎。
1.2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教育
诸子私学产生的原因
- 政治:王权衰落,士阶层崛起
- 经济:国有经济逐渐为私有制替代
- 文化:学术官守→学在四夷
- 教育:西周官学衰落
诸子百家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阴阳:、儒、墨、法、名、道 刘歆“九流十家”: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 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阴阳、儒、墨、名、法、道、纵横、杂、农、小说、兵、医
特点/意义
- 学校管理——以政教分设、官师分离为主要特征,有独立的组织机构,以具有知识技能的贤士为师,教师逐步成为一种独立的职业。
- 教育对象——以自山受教为原则,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学校向平民下放,使文化知识得以下移到民间。
- 教育内容——传授各学派的政治观点、道德思想,以至新的知识、技能。
- 教育形式——以教师为中心,流动性较强,设备也较简单,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 教育思想——形成了古代教育思想的第一次高潮,对后代的教育思想及教学实践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3 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办学原因
- 战国时期养士用士之风的发展
- 齐王开明的文教政策
稷下学宫的性质:齐国政府创办的诸子私学的联合体
稷下学宫的社会功能
- 政治功能——“稷下先生喜议政事”
- 学术功能——“率其群徒,论辩其说”
- 教育功能
特点:
- 学宫有固定的、优良的校舍建筑;
- 学宫有雄厚的师资和充足的生源;
- 学宫有较系统的学生管理制度。郭沫若认为《管子》中的《弟子职》即为稷下学宫的学生守则。
先生施教,弟子是则。出入恭敬,如见宾客。危坐乡师,颜色毋作。先生既息,各就其友,相切相磋,各长其仪。—— 《弟子职》
稷下学宫的办学特色
- 教师政策:待遇(政治待遇、经济待遇)优厚、来去自由
- 办学方针:不治而议论(学术自由、兼容并包、择善而从)
- “游学”:学无常师
- “期会”:自由辩论(各学派此消彼长)
稷下学宫的历史意义
- 促成了诸子百家的发展、分化和融合。如黄老学派、阴阳学派及荀子学派均产生或发展于稷下学宫;据考证,《管子》、《晏子春秋》等杂家著作也成书于稷下。
- 创造了一个出色的办学典范